【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5 条
[1] | 金志进. 氨基苯基苯并咪唑的反应与新荧光化合物的合成[D]天津理工大学, 2010
.
|
[2] | 耿明. 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和铜[D]淮北师范大学, 2010
.
|
[3] | 葛笑兰. 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铁和锰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 2010
.
|
[4] | 关丽. 1、2-咪唑啉的还原反应研究 2、荧光探针染料碳罗丹明中间体的合成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
|
[5] | 黄丽芳. 基于FRET的Hg~(2+)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与表征[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
|
[6] | 蔡志楠. 基于乙基纤维素的荧光梳形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 2010
.
|
[7] | 由飞. DAST晶体的原料合成与晶体生长[D]青岛大学, 2011
.
|
[8] | 尹红星. 静电纺丝制备荧光物质掺杂的微纳米纤维[D]青岛大学, 2011
.
|
[9] | 李书存. 催化荧光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D]河北大学, 2001
.
|
[10] | 岳宣峰. 流动注射催化光度分析新方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2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5 条
[1] | 余骏. 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光度法同时测定锰和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06)
.
|
[2] | 秦勇,任祝贤,张曙光,雷武,夏明珠,王风云,黄和. 罗丹明B在循环水自动加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电力, 2004,(01)
.
|
[3] | 欧阳明. 催化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
.
|
[4] | 雷金仙,张爱华,刘秀萍. 溴甲酚绿-高碘酸钾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Mn(Ⅱ)[J]安康学院学报, 2011,(02)
.
|
[5] | 尉艳,吴勇勇. 聚丙烯酰胺催化蛋白质—耐尔蓝荧光反应阻抑法测定痕量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
|
[6] | 崔华莉,柴红梅,折延刚. 微波消解-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茶叶中微量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
[7] | 王晓菊,辛红.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及反应机理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3,(05)
.
|
[8] | 杨怀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增敏剂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J]福建分析测试, 2007,(03)
.
|
[9] | 陈美珠,黄晓东.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的进展[J]闽江学院学报, 2002,(06)
.
|
[10] | 于海琴,姬广磊,李月云,吴丹,李超,魏琴. 痕量锰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法进展[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04,(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