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 条
[1] 马莉. 华北平原农田尺度和个体尺度上水、热及CO_2通量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1 .
[2] 陶磊. 太原盆地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山西大学, 2011 .
[3] 孙春健. 珠三角城市绿地CO_2通量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
[4] 王淼. 不同基因型水稻苗期耐冷性与硅的关系[D]黑龙江大学, 2012 .
[5] 宋扬. 不同抗寒性冬小麦品种各生育期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2 .
[6] 韩晓阳. 黄土塬区四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地表CO_2通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
[7] 李怀伟. 旱涝—低温交叉胁迫对小麦抗寒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 2013 .
[8] 吴青霞. 春季低温胁迫下小麦生理生化反应及抗寒基因的差异表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
[9] 王树键. 恩施烟区典型烟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
[10] 高翔. 旱作春玉米田水碳通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解静.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 2010 .
[2] 刘丽杰. 低温下ABA调控冬小麦糖代谢及抗寒基因表达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3 .
[3] 王雯. 黄土高原旱作麦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变化特征及环境响应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
[4] 郭强. 黄土高原旱作麦田CO_2通量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 条
[1] 徐丽君,唐华俊,杨桂霞,王旭,王波,辛晓平. 贝加尔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生长季碳通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草业学报, 2011,(06) .
[2] 于爱忠,黄高宝,柴强. 不同耕作措施对西北绿洲灌区冬小麦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J]草业学报, 2012,(01) .
[3] 何莹,张玉钧,刘建国,宋雪梅,王立明,朱安宁. 农田开放环境下CO_2浓度的激光在线监测[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0,(06) .
[4] 马莉,刘钰,蔡甲冰,施坰林. 冬小麦生育中期农田水分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 2011,(02) .
[5] 肖丽. 小麦水热、CO_2通量特征和能量平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2,(28) .
[6] 韩昌顺,李玖. 定兴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06) .
[7] 苏荣瑞,刘凯文,耿一风,田皓,周守华,刘可群. 江汉平原稻田冠层CO_2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09) .
[8] 杨雪,岳波,黄泽春,尹胤,舒新前,杨艳. 准好氧填埋场作业台阶温室气体CO_2的释放通量研究[J]环境工程, 2011,(S1) .
[9] 彭记永,胡继超,刘荣花,马青荣,杨光仙. 麦田CO_2通量、热通量特征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 2012,(04) .
[10] 薛红喜,李峰,李琪,王连喜,王云龙,胡正华. 基于涡度相关法的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进展[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