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李小杉. 奶牛分娩前后血浆Leptin、葡萄糖、钙和磷的动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D]广西大学, 2011 .
[2] 任皓威. 不同剂量大豆黄酮对小尾寒羊瘤胃代谢及免疫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 2006 .
[3] 李娟. 葛根粗提物及葛根素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D]郑州大学, 2007 .
[4] 徐国银. 日粮中添加异黄酮对肉鸡和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内分泌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7 .
[5] 毛姗姗. 金雀异黄素对金鱼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 2009 .
[6] 任道平. 半胱胺和大豆黄酮对东北细毛羊生产性能及IGF-ImRNA表达量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 .
[7] 米文珍. 紫花苜蓿质量控制及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9 .
[8] 王明. 大豆异黄酮对奶牛肠系膜淋巴结与脾脏主要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D]北京农学院, 2012 .
[9] 陈静. 槲皮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2 .
[10] 王伟. 苜蓿黄酮对不同生理阶段雌鼠繁殖性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王忠艳. 半胱胺在银狐育成期、生长期和准备配种期饲料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 2006 .
[2] 蒋守群. 大豆异黄酮对岭南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的影响和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 2007 .
[3] 陈栋. 金雀异黄素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王明,孙志刚,刘文奇,杨柳,方洛云,蒋林树. 大豆异黄酮对奶牛脾脏和肠系淋巴结淋巴细胞干扰素γ、白介素2和白介素4浓度以及雌激素受体β mRNA表达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 2012,(05) .
[2] 李晓翠,刘太宇. 大豆黄酮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 2011,(04) .
[3] 单丽伟,汪勇,王美玲,王中华. 大豆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CH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 2012,(11) .
[4] 俞联平,郝正里,李发弟,孟祥君,陈兴荣,李新媛. 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生长和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草业学报, 2012,(06) .
[5] 王伟,田苗苗,梁新平,张红瑞,王成章,严学兵. 苜蓿总黄酮对妊娠雌鼠繁殖性能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 2013,(06) .
[6] 汪慧,胡盼. 大豆黄酮对热应激状态下奶牛血清CK、D-BIL、T-BIL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4,(08) .
[7] 程建波,王力生,章孝荣,蔡海莹,范彩云. 大豆黄酮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 2011,(07) .
[8] 毛姗姗,王蔚,汝少国. 植物雌激素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J]海洋湖沼通报, 2009,(02) .
[9] 侯玉洁,侯小辉. 大豆黄酮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2,(01) .
[10] 许冬梅,刘雳,程翼宇. 橙皮素对血管内皮细胞NO分泌功能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刘春龙,李忠秋. 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奶牛瘤胃发酵水平的影响研究[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 2010 .
[2] 隋美霞,刘大森,杨山亭,任燕锋,刘海霞. 改善牛奶品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大豆异黄酮[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 2010 .
[3] 张振伟,花万里,刘占发. 大豆异黄酮在养羊生产上的应用[A]《2011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