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4 条
[1] | 石岳峰. 控释氮肥在超级玉米上的平衡施肥与养分高效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
[2] | 高春华. 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
[3] | 李富春. 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NH_3排放[D]昆明理工大学, 2009
.
|
[4] | 马腾飞.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氮素去向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0
.
|
[5] | 赵姗姗. 不同施肥与种植模式对白洋淀周边农田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6] | 许靖.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麦田土壤氮素转化及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7] | 侯勇. 城郊集约化农牧生产体系养分流动特征及调控途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8] | 刘辰琛. 典型作物根际土壤溶液硝态氮浓度及淋失特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9] | 卢艳艳. 控释尿素对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氮素残留与利用及其平衡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10] | 赵凤莲. 不同来源沼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环境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3 条
[1] | 徐小明.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
[2] | 景峰. 滨海泥质盐碱地盐土造林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
[3] | 张惠.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系统氮素气态损失及平衡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
[4] | 朱梅. 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
[5] | 蒋轶伦. 中国城市典型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形成机制及其对大气质量和近海生产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 2011
.
|
[6] | 崔键. 典型红壤农田区大气氮沉降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
|
[7] | 汤勇华. 中国农田化学氮肥施用和生产中温室气体(N_2O、CO_2)减排潜力估算[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
[8] | 遆超普. 不同空间尺度区域氮素收支[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
[9] | 卢娜.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
[10] | 范良千. 流域非点源贡献率核定及总量负荷分配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8 条
[1] | 吕军峰,郭天文,侯慧芝,谭雪莲. 平衡施肥对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7)
.
|
[2] | 赵姗姗,刘文菊,贾良良,张国印,茹淑华,张桂银. 白洋淀沿湖农田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3)
.
|
[3] | 柴育红,王明新,夏训峰. 河南省清丰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生命周期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0)
.
|
[4] | 侯勇,高志岭,马文奇. 京郊主要作物生产系统磷素养分平衡评价——以顺义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4)
.
|
[5] | 刘红梅,庞凤梅,赖欣,杨殿林. 供氮水平和有机无机配施对麦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2,(12)
.
|
[6] | 张艳霞,高超男,张宏彦. 夏玉米中期追肥技术应用情况调查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2,(09)
.
|
[7] | 文方芳,任慧勤,贾小红,陈清,金强,王胜涛,梁金凤. 农田氮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 2010,(S1)
.
|
[8] | 郑丽娜,王先之,沈禹颖.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塬区作物轮作系统磷动态的影响[J]草业学报, 2011,(04)
.
|
[9] | 张俊华,张佳宝,贾科利. 不同施肥条件下夏玉米光谱特征与叶绿素含量和LAI的相关性[J]西北植物学报, 2008,(07)
.
|
[10] | 姚建武,李盟军,艾绍英,王艳红,曾招兵,唐明灯. 叶菜高强度连续种植的肥料效应[J]广东农业科学, 2009,(07)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 肖新,杨露露,邓艳萍,赵言文,汪建飞. 水氮耦合对水稻田间氨挥发规律的影响[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
[2] | 徐道青,郑曙峰,王维,屈磊,刘小玲. 棉花专用缓控释肥对产量及环境因子的影响[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
[3] | 彭正萍,薛世川,王雷,李迎春,袁硕,张家铜. 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对两季麦田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 2008
.
|
[4] | 吕甚悟,唐晓平,罗明云,何花强. 纠正施肥模式遏止过量施肥的面源污染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 2008
.
|
[5] |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孙亚辉,张馨文. 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的吸收、积累、分配和利用[A]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
[6] | 张经廷,王志敏,周顺利. Soil Nitrate-N Accumulation under Different N Rates in Summer Maize and its Residual Effects on Subsequent Winter Wheat[A]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
[7] | 沈军,李中明,高丽红,陈青云. 三种类型温室建造的生命周期评价[A]设施园艺与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 2012
.
|
[8] | 罗付香,吴彦瑜,彭晓春. 生命周期评价在电子废物拆解中的应用[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 2013
.
|
[9] | 刘蕊,蔡芫斌,王珊珊,赵恒,施禅臻,周睿,周斌. 大气污染物空间分配单一权重法的局限——以福州市2011年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配为例[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 2013
.
|
[10] | 郭小品,林立,钱晓雍,沈根祥. 国内外农业源NH_3排放对PM_(2.5)形成的研究方法探讨[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