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 条
[1] | 王莉. GWDO参数化方案以及地形对一次大别山暴雨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
.
|
[2] | 陈德花. 2010年6月14~15日福建暴雨背景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
.
|
[3] | 朱晓斌. 甘肃夏河民用机场防洪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 2011
.
|
[4] | 杨士恩. 山东夏季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的关联[D]中国海洋大学, 2004
.
|
[5] | 李润春. 河套区域土壤湿度变化对短期气候影响的诊断分析[D]兰州大学, 2006
.
|
[6] | 史湘军. 欧亚大陆阻塞高压活动及其对我国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
.
|
[7] | 许艳峰. 我国南部夏季持续性暴雨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应的环流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
.
|
[8] | 赖安伟. 三维变分多普勒雷达资料直接同化试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
.
|
[9] | 陈玥熤. 新疆棉花低温冷害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8
.
|
[10] | 陆琛莉. 东亚冬季风经向异常与后期浙江梅汛期降水的关系[D]浙江大学, 2008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9 条
[1] | 孟英杰,李丽平,王珊珊,苏磊,谌伟,万君,王仁乔. 中尺度暴雨过程中地形抬升作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2)
.
|
[2] | 何伟芬,唐洁,彭端,何华庆. 2008年初珠三角地区罕见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成因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7)
.
|
[3] | 叶彩华,侯双双,姜会飞,高静,田璐. 华北地区作物生长期暴雨的时空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8)
.
|
[4] | 赵杰,吕翔,彭明艳,张百战,孙建印. 2008年徐州地区严重秋冬连旱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2)
.
|
[5] | 张百战,吕翔,孙建印,宋林军,赵杰,彭明艳. 徐州市2010年秋冬连旱成因分析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1)
.
|
[6] | 何伟芬,郑仕友,林展新. 农村女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 2011,(14)
.
|
[7] | 万碧梅,钟美英,魏伟良. 1957—2010年五华县霜冻变化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2,(13)
.
|
[8] | 杨鹤松,王鹏新,孙威.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在华北平原干旱监测中的应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
|
[9] | 施小英,施晓晖,毛嘉富. 夏季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J]地理学报, 2009,(07)
.
|
[10] | 华丽娟,马柱国. 亚洲和北美干湿变化及其与海表温度异常的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 2009,(05)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1 条
[1] | 田莹,叶成志,李红莉,唐杰. 基于LAPS资料的2011年湖南首场强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分析[A]暴雨新型探测资料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
[2] | 段英,郭金平,吴志会,杨保东,安月改,游来光. 河北地区自然降水变化趋势及其物理成因初探[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 2003
.
|
[3] | 尹东屏,胡洛林,曾明剑,陶玫,徐惠茹. 梅汛期大暴雨场量与暴雨合成场量的对比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 2005
.
|
[4] | 纪忠萍,谷德军,易爱明,谢炯光,方一川. 近48年来广东春秋旱的变化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 2005
.
|
[5] | 荣艳淑,余锦华,段丽瑶. 华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干旱特征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 2005
.
|
[6] | 余锦华,建军,荣艳淑. 华北地区降水的准周期信号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 2005
.
|
[7] | 潘娅英. 近50年浙西南汛期旱涝变化及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 2005
.
|
[8] | 段英,吴志会,游来光,孙玉稳,安月改,石立新,郭金平,杨保东. 河北地区自然降水变化趋势及其物理成因的初步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专题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 2006
.
|
[9] | 魏凤英. 北京极端降水量的概率分布及其预测[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 2007
.
|
[10] | 何伟芬,彭端,唐洁,何华庆. 肇庆前汛期异常旱涝的大气环流及海温场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 20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