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1 条
[1] 吴良庆. 砀山梨炭疽病菌鉴定及有效药剂筛选[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2] 顾婷婷. 安徽常绿杜鹃花上斑痣盘菌物种多样性研究及散斑壳属两近似种的分子鉴定[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3] 杨中周. 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斑痣盘菌科的种群结构研究及散斑壳属两近似种的分子确认[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4] 毛增辉. 菜粉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不同地理居群的nrDNA ITS1序列的比较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 2010 .
[5] 林妙春. 贪食迈阿密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0 .
[6] 郑洪波. 烟草弯孢炭疽病的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7] 董江丽. 4种粘孢子虫基于28S和ITS-5.8S rDNA的系统分类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11 .
[8] 王保军. 寄主植物对柑橘全爪螨种群遗传分化的影响—基于ITS1和cox1序列的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9] 陈花. 中国秀体溞属的形态与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D]暨南大学, 2011 .
[10] 余帆洋. 长江鳜和大眼鳜复合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暨南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 条
[1] 白洁. 太平洋牡蛎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2] 郭旭东.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瘤胃消化代谢和对大鼠乳腺发育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3] 熊六凤. 鄱阳湖区淡水蚌类资源现状、多样性格局及其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D]南昌大学, 2011 .
[4] 王利霞. 泰勒虫新型诊断方法的建立和未定种生物学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5] 王新峰.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菌群及微生物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6] 欧阳解秀. 中国蚌科动物的分子系统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昌大学, 2011 .
[7] 王玲. 鸢尾属部分种发育生物学与系统演化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5 .
[8] 程汉良. 几种主要海洋经济帘蛤种质鉴定及种群遗传结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
[9] 杨舒黎. 日粮添加豆油和胡麻油对奶牛瘤胃细菌及发酵参数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
[10] 黄艳玲. 肉仔鸡实用饲粮中锌适宜水平及有机锌源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5 条
[1] 王庆,傅洪拓. 核rDNA ITS区序列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1) .
[2] 张筠,王明昌,李妍,隋娜,董长永. 海洋动物核糖体RNA基因的结构特征和功能进化[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5) .
[3] 陈剑山,郑服丛. ITS序列分析在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3) .
[4] 王勇,陈克平,姚勤. 系统发生分析软件PAUP和TreePuzzle使用方法介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 .
[5] 陈永强,李梅,牟登科,沈志华,杨秀楷,曾大兴. 一串红菌核病病原鉴定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3) .
[6] 戴伟,郭永军,王晓梅,谭照君. 3个地理居群泥蚶核糖体DNA ITS区的RFLP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0) .
[7] 张滔,刘相全,孙国华,刘丽娟,孙振兴. 大竹蛏AFL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9) .
[8] 和晓娜,李书兰,李安利,李峻志,杨章民. 基于ITS序列对秦岭4种未知真菌进行分子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12,(03) .
[9] 曾旭,姚建. 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能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 2012,(08) .
[10] 杨文杰,黄勃,王仁恩,张钰. 海南不同地理群体羊鲍18S r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2,(20)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杨叶欣,王庆恒,杜晓东,黄荣莲,邓岳文. ITS1序列分析在牡蛎分类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7 .
[2] 顾秀琰,杨小源,王昕. 兰州肉苁蓉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 2009 .
[3] 胡红莲,卢德勋,高民. 反刍动物甲烷的排放及其减排调控技术[A]饲料营养研究进展(2010)[C], 2010 .
[4] 朱峰,董世楠,徐莉,沈中元. 蓖麻蚕微孢子虫(Nosema philosamiae)核糖体基因全序列的克隆及系统进化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 2009 .
[5] 董世楠,朱峰,徐莉,沈中元. 七种微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SU rRNA)的克隆及其系统发育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 2009 .
[6] 王利霞,周艳琴,赵俊龙. 牛梨形虫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A]中国奶业协会第24次繁殖学术年会暨国家奶牛/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第一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7] 林萌萌,张付超,赵薇,王永军,陈玉林. 日粮中添加大豆油和松针粉对陕北白绒山羊粪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生态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