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曾凯芳. 套袋、SA和INA对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采后抗病性和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2] 王大平. 夏橙绿斑病发生、危害和病原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南大学, 2006 .
[3] 黄春辉. 中国红色砂梨着色过程及其生理变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8 .
[4] 高文胜. 有袋栽培体系下苹果果实品质发育及其相关因子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09 .
[5] 陈国刚. 库尔勒香梨采后贮藏中果皮锈斑产生机制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12 .
[6] 木合塔尔·扎热. 库尔勒香梨树光能利用效率及宿萼果和粗皮果形成因子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2 .
[7] 施泽彬. 砂梨果皮性状形成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3 条
[1] 王宏伟,魏树伟,王少敏,张勇. 不同时期套小袋对黄金梨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11,(06) .
[2] 刘蕾庆,焦自高,艾希珍,王崇启,董玉梅,肖守华. 套袋对厚皮甜瓜果实农药残留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11,(07) .
[3] 周仙红,李丽莉,张思聪,张安盛,门兴元,于毅.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 2011,(10) .
[4] 高大同,张绍铃,周福光. 套袋对翠玉梨果锈发生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2) .
[5] 阮班录,郭俊炜,刘建海,冯月秀,张林森,程琪. 不同摘袋时间对满天红梨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7) .
[6] 郭俊炜,阮班录,刘建海,冯月秀,君广仁,程琪,刘海龙. 袋型与套袋时间对日面红梨果实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2) .
[7] 王东升,张四普,吴中营,郭超峰,吕波. 不同袋型果袋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7) .
[8] 沈向,张继祥. 黄金梨栽培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09,(04) .
[9] 白立伟,蒲全明,李文涛. 果蔬有机农药残留降解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12,(13) .
[10] 徐义流,张金云,伊兴凯,高正辉,陈加红. 果实套袋对砀山地区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刘蕾庆,焦自高,艾希珍,王崇启,董玉梅,肖守华. 多菌灵和敌敌畏在厚皮甜瓜套袋果实中的残留降解[A]山东园艺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2] 骆建珍,郭记迎,王荣敏. 影响梨果实大小的因素及膨大措施[A]梨科研与生产进展(五)[C], 2011 .
[3] 何天明,黎秀丽,吴玉霞,李疆. 套袋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的影响[A]梨科研与生产进展(五)[C], 2011 .
[4] 刘铁铮,王景涛,杜纪壮,尼群周,徐国良,秦立者,石海强,付雅丽. 梨果贮藏保鲜研究进展[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5] 冯少菲,张玉星,许建锋,张江红. 梨果实锈斑产生机制及防止措施研究[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6] 张四普,吴中营,王东升. 生产高品质‘翠冠’梨果袋的筛选[A]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三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7] 胡青素,谭晓风,龚榜初. 不同果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 2009 .
[8] 陈振德,张清智,王文娇,周英,陈建美. 叶类蔬菜低农药残留基因型筛选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9] 陈振德,陈建美,韩明三,王文娇,曹委. 苹果果实中毒死蜱残留的品种间差异及套袋对农药残留的影响[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