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魏嘉. 电针山羊痛阈及脑内前阿黑皮素原基因表达的时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吴毅强. 电针山羊痛阈及中枢强啡肽原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3] 周敏雁. 不同电针频率对山羊痛阈和中枢脑啡肽表达水平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4] 赵以亮. 特定行为下大鼠M1和PPC的局部场电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
[5] 常兰兰. 大鼠DMV注射AVP对胃运动和胃酸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
[6] 陈妙玲. 刺激耳甲腔降糖作用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D]汕头大学, 2011 .
[7] 刘伟娜. 中医外治综合疗法(五行音乐与导引按摩)辨证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1 .
[8] 郭海停. 不同频率电针对山羊痛阈和中枢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9] 魏丽娜. 不同频率电针对山羊痛阈和中枢P物质表达水平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10] 杨茂全. 帕金森病大鼠运动皮层及苍白球脑电活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徐先伟. 定喘穴埋针对哮喘大鼠STAT6 EOTAXIN C-FOS蛋白mRNA表达及相关因子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 .
[2] 马婷婷. 针刺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 .
[3] 赵东芹. 大鼠下丘脑前部—延髓内脏中枢参与束缚—浸水应激反应的神经元类型及突触可塑性[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
[4] 赵玉雪. 耳—迷走神经联系与胆碱能抗炎通路[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 .
[5] 何伟. 耳—迷走反射及耳针抗癫痫的效应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 2008 .
[6] 刘志元. 不同运动应激状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反应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 2010 .
[7] 王晓宇. 耳迷走神经刺激与抗癫痫效应[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 .
[8] 翟煦. 耳甲区电针调节ZDF大鼠血浆褪黑素缓解神经痛及降糖效应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 .
[9] 程莉莉. 电针诱导山羊中枢脑啡肽前体及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规律[D]华中农业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黄凤,荣培晶,王宏才,孟宏,朱兵. 耳甲迷走神经刺激干预35例糖耐量受损患者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12) .
[2] 马婷婷,田小平,梁繁荣. 循经远取与局部取穴针刺改善胃肠功能的临床疗效差异[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3) .
[3] 秦明,饶志仁,黄裕新,杨琦,段丽,王景杰. 电针上巨虚、天枢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延髓Fos和GFAP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 2012,(02) .
[4] 杨卉. 耳针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2) .
[5] 倪晶晶,凌树才,朱晞. NOS在大鼠杏仁皮质核传入神经元内的分布[J]解剖科学进展, 2005,(02) .
[6] 倪晶晶,凌树才,朱晞. 大鼠杏仁内侧核NADPH-d阳性终末的起源[J]解剖学报, 2004,(04) .
[7] 肖明,丁炯,韩群颖,左国平,王鹤鸣. 应用NADPH-d和HRP双重组织化学技术显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纤维投射[J]解剖学杂志, 2003,(05) .
[8] 倪晶晶,凌树才,朱晞. 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杏仁基外侧核传入神经元内的分布[J]解剖学杂志, 2005,(03) .
[9] 张丽丽,刘荔娟,李瑛,曾芳. 略论针灸双向调节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 2013,(05) .
[10] 熊晓琴,王爱民. 耳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