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7 条
[1] 吕阳. 地基数据支持的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10 .
[2] 李栋. MODIS遥感中国东部海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与现场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3] 许西盼. 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预测模型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0 .
[4] 周婷婷. 遥感影像辐射校正研究与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 2010 .
[5] 张军. 面向服务的网格中间件框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1 .
[6] 毕凯. 2009年上海浦东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 .
[7] 王磊. 基于AATSR双角度数据的气溶胶反演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 .
[8] 施成艳.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遥感监测[D]南京大学, 2011 .
[9] 向涛. 张掖地区气溶胶光学特征的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
[10] 张磊. 兰州远郊榆中地区气溶胶吸收特征[D]兰州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0 条
[1] 康峰峰. 北京西南山地森林绿量遥感反演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2] 薛岩松.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3] 张敏. 远洋船基及上海地基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 2011 .
[4] 孟磊. 采煤驱动下平原小流域生态演变规律及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 2010 .
[5] 顾吉林. 典型天气大气辐射传输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12 .
[6] 王光华. 北京森林植被固碳能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
[7] 辛晓洲. 用定量遥感方法计算地表蒸散[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3 .
[8] 牛生杰. 沙尘气溶胶微结构及其对降水影响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 2004 .
[9] 王军邦. 中国陆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10] 林波荣. 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研究[D]清华大学, 200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89 条
[1] 李凯,张承中,周变红. 西安市采暖期PM_(2.5)污染状况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0) .
[2] 苑文华,张艳红,张立文,张玉洁. 枣庄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分析与分月预报方程[J]安徽农业科学, 2010,(31) .
[3] 王鸽,韩琳,刘晓迎. 1982~2000年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时空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3) .
[4]Validation of Aerosol Optical Depth from Terra and Aqua MODIS Retrievals over a Tropical Coastal Site in China[J]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0,(01) .
[5] 何秀,邓兆泽,李成才,刘启汉,王美华,刘晓阳,毛节泰.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在地面PM_(10)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9,(02) .
[6] 关佳欣,李成才. 我国中、东部主要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和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9,(03) .
[7] 张艳昆,刘树华,李炬,王迎春,马雁军. 北京PM_(10)质量浓度与总体理查逊数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9,(03) .
[8] 孙娟,束炯,鲁小琴,段玉森. MODIS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在地面能见距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05) .
[9] 李成才,毛节泰,刘启汉. 利用MODIS遥感大气气溶胶及气溶胶产品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S1) .
[10] 何秀,邓兆泽,李成才,刘启汉,王美华,刘晓阳,毛节泰.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在地面PM_(10)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1 条
[1] 赵春雷,李二杰,吴国明,张文宗. 利用MODIS遥感监测SO_2的方法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 2011 .
[2] 王鹏,王晨晟,张智杰,洪普,王群. 武汉地区气溶胶光学性质与空气质量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 2010 .
[3] 陈林,石广玉,秦世广,陈彬,陈丽琼,陈焕森.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大气气溶胶物理特征分析[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4]Photometric measurements of spring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in dust and non-dust periods in China[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5] 权维俊,陈洪滨,郭文利,夏祥鳌,张小玲. 两种反演地表净太阳辐射的参数化模式在北京地区的比较[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6] 钱峻屏,黄菲,崔祖强,郑志宏,吴志军. 基于MODIS数据的海上气象能见度遥感光谱分析与统计反演[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 2003 .
[7] 任佳,王振会,高扬. 利用两种算法反演江浙皖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 2009 .
[8] 温天雪,王跃思,何新星,王明星. 北京大气PM_(10)中可溶性阴离子观测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 2004 .
[9] 李霞,任宜勇,吴彦,胡秀清. 乌鲁木齐污染物浓度对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影响[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 2005 .
[10] 吴涧,符淙斌,蒋维楣,刘红年,赵润华. 东亚地区矿物尘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初步模拟研究[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