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 条
[1] | 王丽娟. 大荔TSG剖面记录的关中东部全新世环境演变高分辨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
|
[2] | 谢月. 罗布泊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环境信息提取与利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1
.
|
[3] | 王昊. 西藏沙棘的谱系地理学研究[D]复旦大学, 2011
.
|
[4] | 梁有叶. 我国近500年格点式降水量距平场复原方法的改进、分析和西部代用记录的研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4
.
|
[5] | 曹宗平. 大别山北麓中更新世古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6
.
|
[6] | 类延斌. 江河源区希门错岩芯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变化[D]兰州大学, 2006
.
|
[7] | 刘业祥. 青藏高原崇测冰芯气候与环境记录[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
|
[8] | 王定. 羟基自由基对苯酚固态冰相光化学作用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
[9] | 宋艳. 罗布泊红柳沙包沙物质粒度特征及其环境信息记录[D]河北师范大学, 2008
.
|
[10] | 刘炜. 不同类型冰川雪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 2008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 李巧媛.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
|
[2] | 蒋益民. 湖南省城市与森林的大气湿沉降化学及其作用机理[D]湖南大学, 2005
.
|
[3] | 周斌. 晚新生代以来灵台黄土剖面元素碳记录与气候环境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
.
|
[4] | 王孝理. 波堆藏布谷地白玉冰期冰川与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 2006
.
|
[5] | 黄小忠. 新疆博斯腾湖记录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 2006
.
|
[6] | 丁贞玉. 石羊河流域及腾格里沙漠地下水补给过程及演化规律[D]兰州大学, 2010
.
|
[7] | 刘浴辉. 东亚季风区8.2ka BP气候突变记录及其精细解剖[D]中国地质大学, 2012
.
|
[8] | 蒲焘. 基于水化学与同位素的典型海洋型冰川流域水文过程研究[D]兰州大学, 2013
.
|
[9] | 牛贺文. 玉龙雪山地区雪冰中微粒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D]兰州大学, 2014
.
|
[10] | 肖舜. 晚全新世苏干湖高分辨率风尘记录研究[D]兰州大学, 2010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9 条
[1] | 效存德,秦大河,任贾文,李忠勤,王晓香. 冰冻圈关键地区雪冰化学的时空分布及环境指示意义[J]冰川冻土, 2002,(05)
.
|
[2] | 谢爱红,任贾文,秦翔,蒋友严. 2005年5~7月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6523m气象要素特征[J]冰川冻土, 2006,(06)
.
|
[3] | 耿志新,侯书贵,张东启,康世昌,孙希梅. 1844 AD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大气环境变化高分辨率冰芯记录[J]冰川冻土, 2007,(05)
.
|
[4] | 马晓军,刘炜,侯书贵,陈拓,秦大河. 不同类型冰川雪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J]冰川冻土, 2009,(03)
.
|
[5] | 王圣杰,张明军,王飞腾,李忠勤. 雪冰中NO_3~-浓度记录的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 2010,(06)
.
|
[6] | 刘晓尘,效存德. 1974—2010年雅鲁藏布江源头杰玛央宗冰川及冰湖变化初步研究[J]冰川冻土, 2011,(03)
.
|
[7] | 崔晓庆,任贾文,秦翔,杜文涛,孙维君,余光明,王泽斌,王晓香,孙维贞,王瑜.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浅冰芯记录的气候环境信息[J]冰川冻土, 2011,(06)
.
|
[8] | 李向应,秦大河,韩添丁,成鹏. 中国西部冰冻圈地区大气降水化学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11,(01)
.
|
[9] | 朱国锋,何元庆,蒲焘,王淑新,辛惠娟,王春凤. 夏季玉龙雪山及丽江盆地水体主要无机离子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 2011,(07)
.
|
[10] | 肖舜,陈发虎,强明瑞,张家武,周爱锋,孙东怀. 青海苏干湖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模式与大气粉尘记录[J]地理学报, 2007,(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