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 条
[1] 李静. 拟南芥AtCOR15a抗寒基因的抗寒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1 .
[2] 刘绍俊. 广西柑橘新优品种抗寒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1 .
[3] 刘文瑜. 葡萄抗寒砧木的组织培养、试管苗微嫁接及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1 .
[4] 吴行昶. 葡萄种质资源的抗寒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5] 王丽. 外源氯化钙、水杨酸对不同葡萄品种抗寒性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 2005 .
[6] 张文娥.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寒性鉴定与抗寒基因的RAPD标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
[7] 黄海山. 葡萄耐寒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7 .
[8] 王连翠. 临沂地区引进不同茶树品种的抗寒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7 .
[9] 程玉文. 中国野生葡萄副梢性状及其长度RAPD标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10] 向智莉. 湖南省野生葡萄的RAPD分析和刺葡萄生物学性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温景辉.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山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核心种质构建[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2] 姚立新. 不同产地冬枣对比试验及冬枣标准化栽培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0 .
[3] 刘凯. 拟南芥CBF1基因转化香蕉及其抗寒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2 .
[4] 刘镇东. 山葡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抗寒性QTL定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7 条
[1] 姚立新,朱锐,马雯彦,续九如. 植物抗旱、抗寒性鉴定与生理生化机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5) .
[2] 张艳艳,崔荣,姜小明,赵永梅. 户太8号葡萄引种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 2010,(03) .
[3] 李红娟,张卫强,李记明. 烟台地区蛇龙珠优良新品系的筛选[J]北方园艺, 2012,(01) .
[4] 张文娥,王飞,潘学军. 葡萄属12个种45份种质资源抗寒性综合评价[J]中国南方果树, 2009,(03) .
[5] 刘崇怀,冯建灿,董丹丹,王忠跃. 葡萄杂交后代对葡萄根瘤蚜抗性的遗传分析[J]果树学报, 2012,(02) .
[6] 党瑞红,李新祥,黄爱荣,孙世国. 阿克苏地区枣树冻害调查分析[J]北方园艺, 2012,(23) .
[7] 李鹏程,郭绍杰,李铭,苏学德,王晶晶. 自然越冬过程中山葡萄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J]贵州农业科学, 2013,(01) .
[8] 钟晓云,李敬源,叶瑜,潘绍勇,赵伟明. 苍梧县砂糖桔种植气候区划[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3,(04) .
[9] 孙利鑫,谢艳玲,张亚红. 设施内环境温度变化对葡萄促早与延后栽培叶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14,(01) .
[10] 苏来曼·艾则孜,王勇,李玉玲,热比古丽·哈力克,郭平峰,骆强伟. 有核葡萄品种的抗寒性测定[J]北京农业, 2014,(18)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王晓辉,郭启高,何桥,姚丹,李晓林,向素琼,汪卫星,孙海艳,梁国鲁. 常白1号和香钟11号三倍体枇杷抗寒性初步研究[A]2012年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操作与遗传改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