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0 条
[1] 孙刚正. 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制备、性质及其对含油废水絮凝机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2] 刘绍根.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
[3] 王元芳. 聚环氧氯丙烷胺及其聚合氯化铝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4] 王庆伟. 铅锌冶炼烟气洗涤含汞污酸生物制剂法处理新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 2011 .
[5] 刘明学. 微生物与锶铀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11 .
[6] 高洪峰. 河南油田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稳定机理与处理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1 .
[7] 李海燕. 基于水处理的壳聚糖树脂的制备、表征及功能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8] 谢经良. 亚铁基复合混凝脱色剂制备及其在针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9] 焦世珺. 无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PPFS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D]重庆大学, 2010 .
[10] 赵培. 生物絮团技术在海水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05 条
[1] 吴友根,陈金印. 壳聚糖与果蔬保鲜生理生化效应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6) .
[2] 赵明梅,牛明芬,杨雪莲,何随成.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堆肥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0) .
[3] 张春杨,王香玲,张壮志. 高浓度有机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1) .
[4] 王飞,李燕. 溶藻细菌胞外溶藻活性物质分离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7) .
[5] 聂锦霞,陈云嫩. 废菌体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吸附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5) .
[6] 钱晓勇,刘国庆,宗凯,张黎利. 1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筛选及其条件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3) .
[7] 孟君. 废水生物处理法及在贵阳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3) .
[8] 吴云海,吴云影,胡玥. 固体化微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5) .
[9] 王有乐,鹿玉琼,祁晓霞,张宝茸. 淀粉废水资源化处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2) .
[10] 欧阳林娟,文阳平,贺浩华,徐景坤,王海伟. 环境友好型蛋白质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 条
[1] 董蕊妮,李少佩,李国庆. 浅析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 2011 .
[2] 王文星.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A]全国镀膜与表面精饰低碳技术论坛论文集[C], 2011 .
[3] 胡开辉,郑耀通,卢国华.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性能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 2005 .
[4] 徐艳艳,李斌,郑伟,刘晓侠,李晓丽,李彦锋. 絮凝技术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 2010 .
[5] 赵江艳,荣林柏. 王一站净水剂的评价与筛选[A]江汉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 2007 .
[6] 黄群贤,齐世彩,刘红梅,王明华,杨成. 石家庄市民心河藻类去除技术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 2006 .
[7] 边归国,刘国祥,林联锦,陈克华,黄亨语,冯昭华,张全东. 龙潭湖甲藻水华应急处置[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 2010 .
[8] 高宝玉,卢磊,岳钦艳,王曙光. 利用新复合引发体系合成P(DMDAAC-AM)[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 2004 .
[9] 王燕,高宝玉,岳钦艳,刘莉莉,初永宝. 聚合铝基复合絮凝剂的结构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 2004 .
[10] 王曙光,高宝玉,岳钦艳,李剑,冯贵颖.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