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7 条
[1] 胡丽花. 传统主食馒头发酵剂微生物的筛选及对馒头品质的影响[D]河南工业大学, 2010 .
[2] 赵紫薇. 色褐链霉菌产磷脂酶D的发酵条件优化及诱变育种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 2010 .
[3] 王云美. 滇西北大花红景天化学成分及抗TMV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
[4] 庞勇军. 红景天苷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肌质网释放游离钙浓度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 2011 .
[5] 彭静叶. 大花红景天酪氨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 2011 .
[6] 史伟. 大花红景天药材质量控制及HPLC指纹图谱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 .
[7] 李杜军. 复方巴戟天咀嚼片的研究与开发[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8] 蔡玲. 夜关门中D-松醇的提取分离及纯化[D]中南大学, 2011 .
[9] 李昂. 西蒙1号甘薯药材质量标准建立及指纹图谱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
[10] 赵金明. 吴茱萸药材质量、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尹忠平. 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酸积累、分离鉴定及其降糖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 2011 .
[2] 刘志伟. 菱叶红景天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3 .
[3] 刘海军. 红景天组织和细胞培养及药用有效成分提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4] 张继星. 二种与高山红景天红景天甙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分离及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
[5] 朱宏莉. 微生物转化法合成天麻素等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D]西北大学, 2007 .
[6] 李玉平. 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活性物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7] 毕会敏. 红景天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活性分析[D]吉林大学, 2008 .
[8] 于寒松. 红景天糖基转移酶家族基因克隆、鉴定及转基因发根系统的建立[D]吉林大学, 2008 .
[9] 赵春芳. 伪人参皂苷GQ生物活性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10] 范明辉. 红景天苷纳米脂质体的研制[D]江南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7 条
[1] 龚钢明,何晓静. 超声波提取红景天鞣质工艺的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6) .
[2] 李立,王秋水,王亚东,陈东方,张焱,王海玉. 红景天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6) .
[3] 周芬,丁月云,殷宗俊,王重龙. 中草药红景天对冷应激断奶仔猪生理机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2) .
[4] 张勇,张云. HPLC法测定板蓝根配方颗粒中腺苷含量的研究[J]安徽医药, 2006,(10) .
[5] 崔艳梅,娄安如,赵长琦. 红景天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6] 付荣,朱蓓薇. 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分光光度法测定川芎、红景天和黄芪的抗氧化活性[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4,(02) .
[7] 陈光勇,陈旭冰,刘光明,邓杰. 浅析中药注射剂的检测现状[J]大理学院学报, 2011,(08) .
[8] 蔡玉婷. 海洋SOD抗疲劳作用动物实验方法初探[J]福建水产, 2007,(01) .
[9] 回瑞华,侯冬岩,刘晓媛,唐蕊,李学成. 黑蚂蚁的脂肪酸及抗氧化性能的分析[J]分析试验室, 2008,(05) .
[10] 董彦莉. 超声波法提取红景天苷工艺条件的优化[J]广东农业科学, 2011,(18)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孟玉彩,赵文,刘一峰,冯丽娟. 红景天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A]2007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2] 李莹,王兴芳,李军,陈丽婷,肖雯. 唐古特红景天(Rhodiola tangutica)有效化学成分及红景天苷含量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