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1 条
[1] 张剑都. 3G技术在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2] 张明霞. 广州市林业有害植物灾害评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3] 高永卫. 森林火灾灾后评估系统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4] 张平. 森林火灾现场指挥扑救决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
[5] 洪晶波. 广州市森林防火多源信息平台集成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
[6] 古林玉. 机载LiDAR点云构建高精度DSM的关键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10 .
[7] 温都日嘎. 西苏旗城市绿化中云杉、樟子松移植大树康复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8] 陈艳丽. 数字地貌晕渲技术的优化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 .
[9] 余婧. 空天对地观测资源协同任务规划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 .
[10] 邵长磊. 基于ArcGIS Server的物种适生性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张威巍. 虚拟环境中阴影的实时绘制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 .
[2] 曹朝辉. 地图自适应色彩管理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 .
[3] 曹斌. 多类型复杂管线系统规划布置与图形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 2002 .
[4] 张雪松. 基于螺旋模型的城市数字规划研究[D]武汉大学, 2004 .
[5] 王鹏. 基于HLA的空间环境要素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6 .
[6] 韩杏容.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7] 白降丽.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规范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8] 王训国. 城市商住信息化模型与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 2007 .
[9] 王琤. 火星典型地貌特征知识的描述分类与识别[D]武汉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7 条
[1] 朱建明,刘伟,腾长浪. 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9,(03) .
[2] 李荟芸,卢天舒. 地貌晕渲图的制作及其在地图制图中的表达[J]测绘标准化, 2011,(03) .
[3] 王丹,汪祖进,李海明. 城市空间数据生产的技术框架探讨[J]测绘科学, 2001,(04) .
[4] 曾涛,杨武年,郭强,简季. 中小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J]测绘科学, 2006,(03) .
[5] 张威巍,游雄,宋国民. 一种面向地貌因子的光照模型[J]测绘科学, 2009,(05) .
[6] 赵燕霞,姚敏. 数字城市的基本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 2001,(01) .
[7] 曹斌,谭建荣,岳晓莉. 地下管线规划设计和信息管理中的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 2001,(09) .
[8] 张叶,孙毅中,陈年松. CAD城市基础数据到GIS转换的有关问题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7,(01) .
[9] 李明玉,黄虎国,金爱芬. GIS的人口信息空间可视化技术在专题地图制作过程中的作用[J]东疆学刊, 2007,(03) .
[10] 叶智宣,杨茂成,甘雪梅,周能. 杭州市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J]地球信息科学, 2003,(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朱良峰,潘信. 基于GIS的工程勘察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开发[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 2006 .
[2] 黄正东,吴之凌,于卓,何继斌. 城市道路规划成果信息化管理模式[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7 .
[3] 管怀重,蒋彬春. 基于DEM的数字地貌晕渲在安徽省地图集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