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 鲍智弥. 大连市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 2010
.
|
[2] | 李时民. 氧化铝生产蒸发工序用能分析及节能工程[D]中南大学, 2011
.
|
[3] | 武春阳. 基于(火用)分析的氧化铝双流法溶出系统节能研究[D]中南大学, 2011
.
|
[4] | 傅旭明. 烧结机尾气氨法脱硫吸收过程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湘潭大学, 2011
.
|
[5] | 叶小宁. 山水自然冷源空调系统的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 2012
.
|
[6] | 姜洪锋. 连续铸轧铅阳极板的组织模拟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 2012
.
|
[7] | 李端茹. 夏热冬冷地区自然冷热源直用技术适用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 2012
.
|
[8] | 聂风娜. 氧化铝低碳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 2013
.
|
[9] | 王远超. 喷射式热泵强化集中供热的新型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3
.
|
[10] | 林光英. 碳排放约束条件下钢铁企业综合能源效率评价相关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2013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0 条
[1] | 吴复忠,李军旗,金会心,蔡九菊. 利用软锰矿进行烧结烟气脱硫的反应机理研究[J]钢铁, 2009,(10)
.
|
[2] | 丁银贵,王静松,马赛,王广,薛庆国. 含碳球团生产珠铁的试验研究[J]钢铁, 2011,(10)
.
|
[3] | 何国才,鲁兴武,易超,程亮,李俞良,蒲敬文. 无烧结无焦还原炼铅新工艺及展望[J]甘肃冶金, 2012,(04)
.
|
[4] | 王继选,吴智泉,韩中合,刘小贞,钱江波. 基于高位热值的燃料化学模型及计算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 2012,(10)
.
|
[5] | 李金平,戴铁军. 钢铁工业物质流与价值流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4,(02)
.
|
[6] | 邱波,张雨. 球团干燥预热过程的质量建模与分析[J]矿业工程, 2014,(03)
.
|
[7] | 郭亚光,朱荣,吴恩辉,王云,林腾昌,肖绎. 煤基处理硫酸渣制备含硫钢原料的实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4,(S1)
.
|
[8] | 刘雄,秦晓勇,陈林根,孙丰瑞. 以损失最小为目标的高炉炼铁过程优化及分析[J]钢铁研究, 2015,(04)
.
|
[9] | 张文娟,王宝,刘青,杨振国,苍大强,李安贵,翟辽阔. 钢厂能耗分析与评价的研究进展[J]过程工程学报, 2011,(03)
.
|
[10] | 蒋爱华,梅炽,时章明,余煌,姜信杰,朱小军. SKS炼铅鼓风炉的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陈林根,杨博,谢志辉,王文华,孙丰瑞. 转炉余能余热驱动开式燃气轮机CCHP装置FTT建模与优化[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13
.
|
[2] | 贺东风,梁超. 面向能量流网络的钢铁企业能量利用评价[A]第八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