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9 条
[1] 杨彩霞.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1 .
[2] 黄友生. “空气层”在湖南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的保温隔热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 2011 .
[3] 谢梦婕. 建筑节能工程管理及信息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
[4] 冯骏. 居住建筑整体节能性能竣工测评[D]重庆大学, 2010 .
[5] 贾遵锋. 构建重庆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
[6] 张伟. 基于季节灰色预测理论的公共建筑节能领域能耗监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11 .
[7] 张敏飞. 重庆地区木结构住宅节能性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
[8] 谭青. 夏季教室通风速率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
[9] 王泽明. 基于温度场数字重建的建筑群能量传递监测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10] 邱平. 广州地区居住建筑外窗节能研究[D]广州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邱静. 被动复合式下向通风降温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
[2] 张海滨.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体型设计参数与建筑节能的定量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 2012 .
[3] 张卫华. 城镇住宅建筑能耗指标分级标准体系的基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
[4] 秦翠翠. 广州地区住宅通风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江向阳,张勇华. 广州地区某建筑群典型建筑能耗模拟及分析[J]广州建筑, 2011,(05) .
[2] 王进. 基于风环境优化的江苏沿海地区既有住区低能耗热舒适设计研究[J]建筑节能, 2015,(04) .
[3] 周国军. 浅谈我国北方地区的太阳能供暖系统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09) .
[4] 郭湘勇,刘宏立,周平,江艳,梁来朋. 基于ZigBee技术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1,(03) .
[5] 杨小山,赵立华,孟庆林. 广州亚运城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方案分析[J]建筑科学, 2009,(02) .
[6] 冯骏,付祥钊,肖益民,杨李宁. 居住建筑整体节能性能检测指标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1,(02) .
[7] 刘宝雨,朱道维,陈云东. 我国北方农村采暖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信息, 2012,(15) .
[8] 朱能,王朝霞,赵靖.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修正计算方法[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4,(05) .
[9] 赵立华,孟庆林,费良旭,蒋超,任鹏. 海南地区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分析[J]南方建筑, 2015,(02) .
[10] 陈宇,强韶华.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研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