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 条
[1] | 陈妮. 山东省桑萎缩、枣疯病及其它三种植原体的分子检测与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2] | 陈小飞. 四种植原体病害的检测与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
[3] | 宋传生. 木本植物黄化类植原体的检测鉴定及苦楝丛枝植原体质粒的测定[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
|
[4] | 宋加贵. 小麦蓝矮病植原体tengu基因的分离及致病性测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
[5] | 侯晓杰. 枣疯病生物防治的初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7
.
|
[6] | 李蓓. 小麦蓝矮病植原体胸苷酸激酶基因(tmk)的分离、原核表达及酶活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
[7] | 张华普. 条沙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 L.)生态学及传播小麦蓝矮病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
[8] | 朱玉梅. 小麦感染蓝矮病植原体细胞病理学及几种防御酶活性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
[9] | 朱天生. 四种植原体病害的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 2007
.
|
[10] | 王洁. 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分析及其他寄主植物的检测[D]山东农业大学, 2008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 郝征. 农杆菌介导的枣树遗传转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2
.
|
[2] | 车海彦. 海南省植原体病害多样性调查及槟榔黄化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
[3] | 王婧. 种传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2
.
|
[4] | 都业娟. 新疆番茄病毒病及植原体病害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3
.
|
[5] | 胡佳续. 泡桐丛枝植原体致病相关基因分子特征及其编码蛋白功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
|
[6] | 刘震. 新型栽培模式对玉米纹枯病与大斑病流行动态影响及灾变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4
.
|
[7] | 宋传生. 泡桐丛枝植原体胸苷酸激酶及tRNA-异戊烯基焦磷酸转移酶基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0 条
[1] | 王娅丽,王立英,秦彬彬,徐美隆,倪细炉,柳金凤,田英. 枣疯病脱除方法及病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8)
.
|
[2] | 高静涛,牛建新,王雪莲,刘娜,叶春秀,张飞. 枣树植原体快速PCR检测体系研究[J]北方园艺, 2011,(11)
.
|
[3] | 介大委,翟晓巧,聂琳. 植原体检测和鉴定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 2009,(01)
.
|
[4] | 高佳,杨旭光,赵文军,朱水芳,高必达. 玉兰黄化病病原的分子检测与鉴定[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
[5] | 崔廷涛,潘一展,高瑞,邵云华,李向东,时呈奎,赵文军,朱水芳. 荆条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及鉴定[J]林业科学, 2009,(06)
.
|
[6] | 董小军,路雪君,廖晓兰. 植物植原体病害及其防控措施[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0,(08)
.
|
[7] | 齐向英,陈宗礼,薛皓,侯仁浩,张方,贺晓龙. 木枣根际促生微生物分离与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 2012,(10)
.
|
[8] | 李婷婷,史梦蝶,张宁,赵文军,孙现超. 许昌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J]河南农业科学, 2013,(02)
.
|
[9] | 胡佳续,宋传生,林彩丽,耿显胜,田国忠. 4种植物病害植原体病原质粒全序列测定及分子特征[J]林业科学, 2013,(04)
.
|
[10] | 侯晓杰,冉隆贤. 枣疯病植原体的超低温保存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3,(10)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余凤玉,覃伟权,朱辉,马子龙. 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研究进展[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
|
[2] | 田国忠,赵文军,朱水芳,林彩丽,宋传生,牟海青,胡佳续. 植原体病害诊断与病原检测和鉴定技术与方法评价[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