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 条
[1] 段蓉. 艾叶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 2011 .
[2] 苏驰. 海桐皮汤熏洗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术后肘关节早期功能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1 .
[3] 吕学维. 野艾蒿挥发油对HeLa癌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 2011 .
[4] 顾小卫. 紫苏、陈皮和艾叶对奶牛乳风味、乳品质、瘤胃内环境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扬州大学, 2010 .
[5] 李芳. 山东胶东半岛艾蒿精油的提取、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聚氨酯中的应用[D]陕西科技大学, 2012 .
[6] 张国山. 艾烟对SD大鼠的亚慢性毒理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2 .
[7] 姚旭颖. 白屈菜根化学成分和多种植物的抑菌活性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 2012 .
[8] 李美. 野胡萝卜挥发油对Hela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 2012 .
[9] 李敏. 九节菖蒲药理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2 .
[10] 郭敏. 艾灸和打印机产生的室内空气典型有机污染物特征与解析[D]浙江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戚曙光. 不同年份蕲艾的理化效应差异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2] 许焕芳. 艾燃烧生成物抗衰老效应机制及嗅觉通路作用途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
[3] 兰蕾. 艾烟的毒理试验及安全性评价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2 .
[4] 方家. 滋肾育胎丸对先兆流产止血安胎作用的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9 条
[1] 顾小卫,吕宗友,郭鹏,徐伟. 江苏野生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2] 王惠君,王文泉,卢诚,王海燕,陈新. 中药艾总DNA的提取及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J]贵州农业科学, 2015,(06) .
[3] 梁坤伦,孙金豪,张瑞芳. 艾叶的生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0) .
[4] 王惠君,卢诚,黎明,陈友. 传统中药艾种质资源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 2015,(08) .
[5] 朱畅,费兰波. 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J]湖北中医杂志, 2011,(01) .
[6] 黄芳芳,李斯,孙静宜,马文珠. 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02) .
[7] 王艳,张卓,王晓旭,李慧,姜长阳. 艾蒿生长点及试管苗培养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8] 阿里穆斯,庄丽,李亚伟,席溢,庞宗然,刘同祥,崔箭. 内蒙古蒿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在中药与蒙药中的应用比较[J]辽宁中医杂志, 2013,(04) .
[9] 张世仙,余永华,敖克厚,曾启华.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艾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3,(06) .
[10] 夏循礼,梁永红,马彩朝. 艾叶陈化前后挥发油成分种类及含量变化研究[J]江西中医药, 2014,(0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孙静宜,黄芳芳,李斯,马文珠. 艾灸配合子午流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 2011 .
[2] 周次利,吴焕淦,窦传字,王佳莺. 三年陈蕲艾艾烟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 2011 .
[3] 许焕芳,赵百孝. 艾灸疗法作用机理浅述[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