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张培民. 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经济及环保效益综合评价[D]清华大学, 2011 .
[2] 常欣. 湖南地区土壤源热泵冬季运行可拓综合评价[D]湖南大学, 2012 .
[3] 孟莉思. 严寒地区土壤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
[4] 买巧利.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特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13 .
[5] 马麒. 某铁路局地源热泵项目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 2012 .
[6] 刘松雨. 土壤高温蓄热中热湿传递特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 2014 .
[7] 张龙. 五沟矿俯采综采面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 2014 .
[8] 陶远. 1/3焦煤氧化煤样自燃特性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 2014 .
[9] 王涌宇. 煤氧化气体生成规律与微观官能团变化的关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4 .
[10] 张铎.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工作面CO来源及聚集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张姝. 严寒地区空气源土壤蓄热式热泵系统及运行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
[2] 刘博. Zn/Mg/Al-LDHs/神府煤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14 .
[3] 付成果. 秸秆燃料特性及清洁燃烧设备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1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张羲岭. 福州市某工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 2013,(02) .
[2] 张阓妮,邓军,杨华,赵婧昱,王彩萍. 不同变质程度煤微观结构特征的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04) .
[3] 刘志. 中国煤化工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J]化工管理, 2015,(19) .
[4] 王淑杰. 煤氧化过程中气体变化计量检测研究[J]化工管理, 2015,(28) .
[5] 邓军,吴康华,翟小伟,张燕妮,李培煊. 模拟研究CO对煤氧吸附过程的影响[J]煤矿安全, 2011,(09) .
[6] 张姝,郑茂余. 空气源蓄热式土壤源热泵系统模拟研究[J]流体机械, 2012,(08) .
[7] 赵文彬,张守勇,王金凤,辛嵩. 鑫安煤矿复杂地质构造3号煤自燃规律研究[J]煤炭学报, 2012,(S2) .
[8] 刘冰. 地源热泵系统环保效益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3,(09) .
[9] 秦跃平,宋怀涛,许士民. 重复升温对煤低温氧化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煤矿安全, 2014,(05) .
[10] 秦汝祥,庞文华,陶远. TG实验条件对煤氧化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