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 宋晓越. 抗蚜虫PPA基因的小麦转化[D]河北科技大学, 2011
.
|
[2] | 张东武. 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高再生率基因型的筛选及转基因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
[3] | 彭琳. DREB4A和W17转录因子基因对小麦的遗传转化及相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
|
[4] | 陈俊男. 小麦成熟胚再生体系优化和ppo-RNAi构件的遗传转化[D]山东农业大学, 2012
.
|
[5] | 王树芸. 小麦胚源再生与转化体系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 2012
.
|
[6] | 李伟艳. 农杆菌介导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提高转化率的初步探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
|
[7] | 谭爱女. 小麦农杆菌转化体系优化及抗黄矮病新种质创制[D]四川农业大学, 2012
.
|
[8] | 陈学虎. 基因型和2,4-D浓度对小麦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特性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
|
[9] | 林国梁. 小麦成熟胚再生体系的优化和植物表达载体pBin-HARDY的构建[D]甘肃农业大学, 2013
.
|
[10] | 孔朋朋. 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的抗冻基因KN2对普通小麦品种的遗传转化[D]华中农业大学, 2014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 条
[1] | 王树芸,吕波,李坤,吴佳洁,付道林. “济麦”系列品种成熟胚再生体系的优化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 2012,(04)
.
|
[2] | 王海慧,田源,白国辉,钱昱霏,初可嘉,刘建国. 转基因植物遗传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贵州农业科学, 2013,(09)
.
|
[3] | 臧文静,陈莹,李青,苟孝琴,武炳超,杨盛婷,张锐,张新全,黄琳凯. 杂交狼尾草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J]草业科学, 2015,(09)
.
|
[4] | 张东武,刘辉,赵惠贤. 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及高再生率基因型的筛选[J]麦类作物学报, 2011,(05)
.
|
[5] | 李伟艳,刘新伦,陈春环,吉万全. 小麦成熟胚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J]麦类作物学报, 2011,(06)
.
|
[6] | 陈俊男,邓志英,田纪春. 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体系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 2012,(02)
.
|
[7] | 陈学虎,陈耀锋,王丽,杨德勇,张月琴,王娜. 基因型和2,4-D浓度对小麦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2013,(03)
.
|
[8] | 王水,王敏,张从宇. 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成熟胚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 2013,(04)
.
|
[9] | 栗聪,雒景吾,张磊,田增荣,刘新伦,吉万全. 小麦成熟胚再生体系优化及优良受体基因型筛选[J]麦类作物学报, 2014,(05)
.
|
[10] | 刘扬洋,马丽,周玉霞,刘雪琴,王令强. 2,4-D、Dicamba和KT对小麦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2014,(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