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2 条
[1] | 张晨超. 论我国刑事司法判例模式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 2010
.
|
[2] | 陈珲. 民事诉讼行为保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 2010
.
|
[3] | 姜文. 论环境民事诉讼的专门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
[4] | 杨帅. 苏区司法体系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
|
[5] | 邱伟晟. 论在我国建立沉默权的构想[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
|
[6] | 刘鹏飞. 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
|
[7] | 何晶晶. 环境污染所致健康损害司法救济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 2011
.
|
[8] | 黄朔. 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研究[D]海南大学, 2011
.
|
[9] | 林辉. 民事诉讼职务当事人适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1
.
|
[10] | 霍萍. 民事撤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1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 胡宜奎.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 2011
.
|
[2] | 夏凌. 环境法的法典化[D]华东政法大学, 2007
.
|
[3] | 赵静波. 行政判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
[4] | 曹达全. 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 2008
.
|
[5] | 王小梅. 反垄断司法审查管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
|
[6] | 熊英灼. 民事证明程序的控制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 2012
.
|
[7] | 文婧. 论行政登记[D]武汉大学, 2011
.
|
[8] | 曹春梅. 第三人异议之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5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 条
[1] | 李志明,戴湘文. 论我国判例法制度构建之障碍及其克服途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
[2] | 陈贤贵. 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之构筑——从物权法第七十八条和第八十三条规定谈起[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09,(Z1)
.
|
[3] | 金玉. 我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之必要性探讨[J]法制与社会, 2008,(03)
.
|
[4] | 关苏晴. 关于民事诉讼送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1,(21)
.
|
[5] | 徐凌楠. 再论民事诉讼法典体例结构的调整[J]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1)
.
|
[6] | 金家铭,张芳. 关于完善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3,(01)
.
|
[7] | 刘波. 我国证据规则完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为视角[J]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1)
.
|
[8] | 王超. 刑事审级制度的两种模式:以中美为例的比较分析[J]法学评论, 2014,(01)
.
|
[9] | 燕翠萍. 新形势下民间借贷公证的发展趋势[J]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4,(05)
.
|
[10] | 朱炼. 论国内民事送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4)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