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赵龙. 煤的吸附—解吸特性及其煤相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5 条
[1] 肖知国. 煤层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应实验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 2010 .
[2] 杨侃. 岩石微孔隙中气体吸附、链状分子运移的计算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 2011 .
[3] 齐黎明. 卸压密闭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
[4] 武志德. 考虑渗流及时间效应的层状盐岩溶腔稳定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
[5] 李建楼. 声波作用下煤体瓦斯解吸与放散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 2010 .
[6] 周军平. CH_4、CO_2、N_2及其多元气体在煤层中的吸附-运移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
[7] 白冰. CO_2煤层封存流动—力学理论及场地力学稳定性数值模拟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8 .
[8] 李志强. 重庆沥鼻峡背斜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及有利区带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 2008 .
[9] 周来. 深部煤层处置CO_2多物理耦合过程的实验与模拟[D]中国矿业大学, 2009 .
[10] 陆卫东. 煤与瓦斯突出微观机理的基础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72 条
[1] 张森琦,刁玉杰,程旭学,张晓娟,张杨,郑宝峰,赵学亮.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逃逸通道及环境监测研究[J]冰川冻土, 2010,(06) .
[2] 郭建强,张森琦,刁玉杰,李旭峰,张徽,范基姣. 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工程场地选址技术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04) .
[3] 张凤君,王怀远,王广华,杨潇瀛,王天野,刘娜. CO_2流体与储层砂岩相互作用机理实验[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03) .
[4] 刘佳,孙雷,孔令新,刘红磊. CO_2的捕获与埋存[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
[5] 马忠诚,汪澜. 水泥工业CO_2减排及利用技术进展[J]材料导报, 2011,(19) .
[6] 刁玉杰,张森琦,郭建强,李旭峰,张徽. 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地质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地质, 2011,(03) .
[7] 黄孝波,李贤庆,王萌,凌标灿,孙杰. 煤层气储层研究进展[J]断块油气田, 2012,(03) .
[8] 王众,张哨楠,匡建超.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及发展趋势[J]能源技术经济, 2011,(05) .
[9] 王焰新,毛绪美,Donald DePaolo. CO_2地质储存的纳米尺度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01) .
[10] 王志文,潘保芝,李舟波,夏志林,龚劲松,徐卫良. 基于等温吸附线的煤层气储层的测井评价技术[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2 条
[1] 李相臣,康毅力. 高煤阶与低煤阶煤岩气藏气体传质行为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11 .
[2] 单如月,李昂,任苏迪,肖汉. 峰峰矿区煤样的等温吸附实验[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 .
[3] 曾荣树,田兴有,徐文东,王舒,金超. 华北平原CO_2地下埋存潜力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 2012 .
[4] 齐渊洪,高建军,周渝生,严定鎏. 氧气高炉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分析[A]2011年全国冶金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发展研讨会文集[C], 2011 .
[5] 李广茹,张国祥,邹传纯. “十二五”煤化工环评面临困难及其对策[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 2011 .
[6] 杨军,张烈辉,熊钰,刘娅. CO_2埋存与驱油效果优化评价方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 2008 .
[7] 许志刚,陈代钊,曾荣树. CO_2的地质埋存与资源化利用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 2008 .
[8] 许志刚,陈代钊,曾荣树. CO_2地质埋存渗漏风险及补救对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 2009 .
[9] 崔振东,刘大安,曾荣树,田甜. 中国CO_2地质封存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 2011 .
[10] 杨军,张烈辉,熊钰,刘娅. CO_2埋存与驱油效果优化评价方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二氧化碳减排和绿色化利用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