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尹永昊. 基于CPS在微电网中建模的应用[D]安徽工程大学, 2015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 钱军. 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 2010
.
|
[2] | 崔明勇. 微网多目标优化运行及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
.
|
[3] | 汪洪亮. 逆变器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
[4] | 曹太强.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
|
[5] | 陈武. 多变换器模块串并联组合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
|
[6] | 陈卫民. 基于微电网运行的光伏逆变电源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 2011
.
|
[7] | 付青. 大功率电网谐波有源治理的控制策略和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 2004
.
|
[8] | 鞠洪新. 分布式微网电力系统中多逆变电源的并网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6
.
|
[9] | 蔡慧. 电力电子系统集成——运动控制模块与系统集成[D]浙江大学, 2008
.
|
[10] | 于玮. UPS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 2009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6 条
[1] | 刘敏安,王佳佳,陈湘,刘长清. 基于变步长电导增量的光伏阵列MPPT控制策略的优化[J]大功率变流技术, 2011,(05)
.
|
[2] | 苏建徽,汪长亮.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电网逆变器[J]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0,(03)
.
|
[3] | 潘慧梅. 逆变电源并联控制综述[J]电焊机, 2011,(05)
.
|
[4] | 周玉柱,茆美琴,苏建徽. 基于功率下垂特性的逆变器无线并联控制技术[J]电力电子技术, 2007,(04)
.
|
[5] | 廖慧,涂用军,丘水生,李振强. 基于TMS320F2812的UPS并机控制技术[J]电力电子技术, 2008,(04)
.
|
[6] | 范子林,王正仕,陈辉明,蔡超峰. 基于DSP的前馈控制变压变频逆变电源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 2010,(11)
.
|
[7] | 廖慧,张波,李林才,唐向兴. 大功率不间断电源并机的同步均流控制[J]电力电子技术, 2012,(01)
.
|
[8] | 时珊珊,鲁宗相,闵勇,王阳. 无差调频过程中微电源功率分配策略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19)
.
|
[9] | 李勋,龚庆武,胡元潮,杨群瑛,梁文腾. 智能配电网体系探讨[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08)
.
|
[10] | 范元亮,苗轶群,江全元,曹一家. 基于下垂控制结构的微电网机组控制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2,(06)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