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4 条
[1] 陈里龙. 金属电化学快速线切割技术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 2010 .
[2] 焦慧锋.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数控平面磨床磨削状态智能监测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3] 李栋. 超声回波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1 .
[4] 孔振. 丝杠磨床在线检测与砂轮修整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11 .
[5] 庄杰真. 磨削淬硬层及其均匀性研究[D]集美大学, 2011 .
[6] 胡甫.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输油管道检测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1 .
[7] 马生彪. 磨削加工过程振动仿真与磨削温度预测[D]郑州大学, 2011 .
[8] 张旭. 基于机床附件化的旋转超声加工负载匹配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 2012 .
[9] 相奎. 金属电化学线切割工艺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 2011 .
[10] 刘玉娇. 超高速点磨削成型机理与砂轮磨损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杨志军. 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多通道漏磁信号的反演与重构[D]东北石油大学, 2011 .
[2] 邓学欣. 开放式故障诊断构架及动态测试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
[3] 张磊. 单程平面磨削淬硬技术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 2006 .
[4] 彭永胜. 基于漏磁检测机理的钢管小缺陷精确量化识别理论及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 2005 .
[5] 何慧龙. 机电设备微弱特征提取与诊断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 2007 .
[6] 杨刚. 外圆磨削表面强化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 2008 .
[7] 毕俊喜. 基于知识的数控轧辊磨床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上海大学, 2008 .
[8] 张建华. 单程平面磨削淬硬层预测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 2008 .
[9] 刘刚. 管道漏磁内检测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10 .
[10] 王福元. 整体叶轮叶片型面数控电解精加工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2 条
[1] 鄢萍,李超,刘飞. 一种基于宏指令的数控加工进度采集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2] 吴欣怡,赵伟,黄松岭. 基于漏磁检测的缺陷量化方法[J]电测与仪表, 2008,(05) .
[3] 洪仁植,王树达,常亮.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管道缺陷模式识别与精确定量识别[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8,(01) .
[4] 符志华,黄云,黄智,刘国华.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效强力砂带磨削温度的研究[J]工具技术, 2008,(09) .
[5] 潘忠峰,王贵成,张金煜,裴宏杰. 磨削淬硬技术的发展及展望[J]工具技术, 2008,(12) .
[6] 隋森. 环氧树脂真空浇注生产线混料罐活塞缸加工工艺研究[J]高压电器, 2013,(06) .
[7] 陈勇,杨建国. 磨削工艺参数智能优化系统设计[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8] 张小恒,庞桂兵,蔡晓,张利萍,赵秀君,郑剑平,王滨. 悬浮阴极电化学加工单出口形式下流场的FLUENT仿真分析[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5,(01) .
[9] 张翼翔,杨铁宝. 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DC/DC变换器故障检测[J]电脑与电信, 2015,(Z1) .
[10] 张向东,田立强,张建俊,魏玉海. 提升机基础有限元动力时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7)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王太勇,胥永刚,冷永刚,王国锋,秦旭达. 智能诊断与动态测控技术及其工程应用[A]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第十二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