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0 条
[1] 曼迪纳(DIAKITE MORY MANDIANA). 作物和土壤类型的施肥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何振全. 超微细磷矿粉的释磷特征及对冬小麦的营养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3] 徐凤娇. 肥水运筹对两类冬小麦品种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4] 朱占玲.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条件QTL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5] 孙宇. 水施磷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6] 王瑜新. 转3α-HSD基因水稻后代遗传特性以及对土壤细菌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7] 杨满红. 水磷耦合对燕麦生理特性及养分积累分配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8] 蔡艳华.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9] 阳显斌. 小麦磷高效利用品种筛选及其生理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10] 严志萌. 氮磷钾对甜菜产质量及氮代谢关键酶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6 条
[1] 刘宾.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条件和非条件QTL定位[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2] 吕长文. 不同类型甘薯生理特性与淀粉代谢及产量调控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3] 关二旗. 区域小麦籽粒质量及加工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4] 何鹏. 低磷胁迫下橡胶树的生理应答及SSH文库构建与分析[D]海南大学, 2011 .
[5] 郭熙. 基于GIS的水稻施肥决策研究与应用[D]江西农业大学, 2010 .
[6] 余旋. 四川核桃主产区根际解磷细菌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7] 杨习文. 小麦磷锌关系及外源施锌对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8] 李文西. 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连续施肥对饲草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9] 王成己. 施肥和耕作长期试验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统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10] 马宗斌. 不同形态氮素配施对专用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5 条
[1] 曹昌林,董良利,宋旭东,史丽娟. 氮、磷、钾配施对高粱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10,(05) .
[2] 许征宇,张祥明,胡润,武际,石涛,郭熙盛,刘春盛,鲁剑巍. 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6) .
[3] 杨保安,张建伟,杨忠强,陈云堂,郭东权. 不同节水施肥处理对国审富麦200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7) .
[4] 陈旭,刘佳音,江晓东. 源库变化对小麦光合作用产物及其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32) .
[5] 刘玉超. 沉水植物对水体中磷营养的吸收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2) .
[6] 王祥菊,徐雯,张雯霞,陈芳芳,訾研,李春燕. 氮·磷·钾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9) .
[7] 杨凯鹏,褚光,马义虎,张耗. 水稻高产与优质的氮肥运筹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2,(18) .
[8] 葛琳琳,董召荣,李斌,陈莉. 主要栽培因素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03) .
[9] 方子森,高凌花,张恩和,张新惠,程红玉. 人工施用氮肥、磷肥对宽叶羌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 2010,(04) .
[10] 孙宇,刘勇,李国雷,马履一. 磷肥施肥方式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李雁鸣,李瑞奇. 海河平原超高产冬小麦生育规律和栽培技术(综述)[A]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