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卞贵建. 树莓品质评价及其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D]四川农业大学, 2005 .
[2] 张琰. 河南省野生悬钩子资源综合调查和开发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3] 段娟. 西南地区17种(33份)不同来源的野生悬钩子属植物种间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07 .
[4] 孙晋科. 扁桃种质资源RAPD和ISSR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 2008 .
[5] 杜鹏飞. 树莓种质资源农艺学性状评价和再生体系建立的初步摸索[D]东北农业大学, 2009 .
[6] 付华清. 悬钩子属6个野生种(变种)及10个栽培品种的细胞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
[7] 张杨. 树莓再生体系建立及不同基因型综合性状比较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8 .
[8] 夏武峰. 茅莓与插田泡遗传关系的RAPD和ISSR分析及疑似杂种初步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 2010 .
[9] 侯帅. 寒地树莓不同品种生物学特性及产量品质性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郭起荣. 中国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保育[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 .
[2] 王小蓉. 悬钩子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特异资源的筛选[D]四川农业大学, 2008 .
[3] 曾斌. 新疆野扁桃繁殖生物学特性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08 .
[4] 董晓莉. 西南地区悬钩子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及其与栽培品种的遗传差异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李璟琦. 陕西秦岭悬钩子属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
[2] 罗强. 攀西地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3) .
[3] 代汉萍,李淑梅,王强,张莹莹. 窖藏方法对树莓花期调节及杂交效果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10) .
[4] 王小蓉,汤浩茹,邓群仙. 中国树莓属植物多样性及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 20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