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3 条
[1] 王伟兵. 股骨和应力调控型带锁髓内钉的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 2010 .
[2] 黄舒舒. 基于MITK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 2011 .
[3] 张晨朝. 乌龟壳力学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
[4] 熊泽本. 基于颅骨的身份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5] 腰山岭. 基于CT图像及FDM成型技术的零件模型制作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
[6] 汪瑞丰. DICOM格式颅脑图像解析与预处理[D]安徽大学, 2011 .
[7] 矫春海. 断层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研究[D]燕山大学, 2011 .
[8] 李相军. 形状的潜在语义结构表示及匹配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
[9] 张志凌. 颈椎手法可视化及安全性研究的有限元分析基础[D]第一军医大学, 2002 .
[10] 何仿. 以磁共振三维重建技术为基础的肩关节运动模式和盂-肱变换关系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 200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刘瑞. 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撑开器的数字化分析及临床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2] 徐军. 单模VCSEL自混合测速、测距及三维图像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 .
[3] 朱磊. 基于三维超声的小儿心脏二尖瓣运动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 2008 .
[4] 汪海洋. 基于可见光航空遥感的水下目标自动识别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8 .
[5] 刘文广. 套接式翻修假体设计、初步应用及三维有限元优化[D]山东大学, 2008 .
[6] 姜海波. 人体下肢关节系统的生物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08 .
[7] 舒凯. 神经内窥镜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 2007 .
[8] 王焕钦. 新型光电测距与三维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
[9] 李小兵. MRI图像脑肿瘤分割与EEG脑癫痫检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0 .
[10] 肖智韬.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的人体腰椎强度预测及其在腰椎相关疾病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6 条
[1] 阮健,陈平,潘晋孝. 一种工业CT图像的分割算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0,(01) .
[2] 孔凡树,王蓓蓓,贾超. 基于等值面拓扑简化的三维重建算法[J]燕山大学学报, 2009,(02) .
[3] 范芦芳,徐浩铜,张正治,刘毅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吴毅,刘光久,李颖,张绍祥. 利用Mimics软件构建人颅骨缺损区植入体的参数设置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19) .
[4] 郑海峰. VFW在三维超声图像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 2003,(06) .
[5] 刘云峰,杨利平,董星涛,姜献峰,彭伟. 多平台的三维医学CAD模型重建技术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 2009,(01) .
[6] 赵晓磊,郭春超,齐秋菊,霍旭阳,李靖. 基于Mimics软件的人体肾脏三维模型重建方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20) .
[7] 张爱东,李炬,陈发,孙灵霞. 工业CT图像的三维重建[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5,(04) .
[8] 郝书亮,党发宁,陈厚群,梁昕宇. 基于CT图像的混凝土三维微观结构在ANSYS中的实现[J]混凝土, 2009,(03) .
[9] 崔谊,刘庆伟,杨玉海,赵先华,李飞,孙宪昶,秦涛. 不规则骨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4,(01) .
[10] 曲德伟,李幼琼,徐亮,郭京丽,田勇,刘敏. 中国人颅骨三维重建[J]解剖科学进展, 2008,(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张爱东,李炬,陈发,孙灵霞. 工业CT图像的三维重建[A]第十二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4 .
[2] 陈兴峰,顾行发,李紫薇,余涛,郑进军,郭丁. 基于“净化边界的傅立叶描述子”图像形状特征提取[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