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孙学超. 枣树控制杂交及杂种SSR分子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 2015
.
|
[2] | 张连杰. 北疆地区葡萄砧木引选及抗寒性评价[D]石河子大学, 2014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 温景辉.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山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核心种质构建[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
[2] | 樊红科. 苹果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选择及抗斑点落叶病MdWRKY基因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
[3] | 鹿金颖. 枣自然授粉实生后代杂种鉴定及遗传变异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3
.
|
[4] | 刘怀锋. 葡萄果实糖酸构成特点、遗传规律及庶糖与相关代谢酶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
[5] | 马庆华. 不同产地冬枣遗传品质差异及其栽培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
[6] | 白瑞霞. 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评价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D]河北农业大学, 2008
.
|
[7] | 董玉慧. 枣树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评价与核心种质构建[D]河北农业大学, 2008
.
|
[8] | 姚立新. 不同产地冬枣对比试验及冬枣标准化栽培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0
.
|
[9] | 刘海峰. 山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相关结构基因克隆与表达[D]东北林业大学, 2010
.
|
[10] | 刘镇东. 山葡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抗寒性QTL定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2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6 条
[1] | 吉艳芝,杨志新,文宏达,李淑文,刘树庆. 葡萄品质与土壤地球化学关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
|
[2] | 姚立新,朱锐,马雯彦,续九如. 植物抗旱、抗寒性鉴定与生理生化机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5)
.
|
[3] | 高梅秀,田小卫,宗晶莹. 枣不同品种抗寒性分析[J]北方园艺, 2009,(12)
.
|
[4] | 温景辉,申海林,邹利人,陈蕾,刘洪章. 山葡萄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北方园艺, 2011,(14)
.
|
[5] | 陈爱香. 中国冬枣文献分析[J]北方园艺, 2011,(23)
.
|
[6] | 李玉玲,白实践,骆强伟,廖新福. 葡萄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北方园艺, 2011,(24)
.
|
[7] | 王雷存,赵政阳,高华. 苹果高效育种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J]北方园艺, 2012,(02)
.
|
[8] | 高金辉,张厚良,王龄,赵学民. 山葡萄组培中激素配比模式研究初报[J]中国林副特产, 2007,(04)
.
|
[9] | 纪莹,雷家军,李明艳. 毛百合与布鲁拉诺杂交后代的抗寒性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1)
.
|
[10] | 王丽华,郑晓琴,吴霞,饶军,李明章. 红阳猕猴桃杂交后代部分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 2011,(04)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 齐靖,申连英,毛永民,宋仁平. 枣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
[2] | 王玖瑞,刘玲,刘孟军,周俊义. 枣树雄性不育种质鉴定[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5
.
|
[3] | 刘和,卢华英,成钢. 裂果性不同的枣品种RAPD聚类分析[A]第四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10
.
|
[4] | 曹荷艳,管洁,吕英民. 观赏植物核心种质构建研究进展[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 2012
.
|
[5] | 王晓辉,郭启高,何桥,姚丹,李晓林,向素琼,汪卫星,孙海艳,梁国鲁. 常白1号和香钟11号三倍体枇杷抗寒性初步研究[A]2012年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操作与遗传改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