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3 条
[1] 许淳惟. 薏苡仁酯抑制内皮细胞相关炎症因子之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2] 郭旭东.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瘤胃消化代谢和对大鼠乳腺发育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3] 赵玥. 两种金线莲生长及与内生真菌共生培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09 .
[4] 陈超. 首乌益智胶囊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5] 姜山. 猫眼草活性成分提取物的肺癌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6] 王定发. 玉米赤霉烯酮联合大豆异黄酮对青年母猪生殖器官发育、肝脏损伤和组织玉米赤霉烯酮残留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7] 周炜. 亚麻籽木脂素对动物消化代谢和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南京农业大学, 2008 .
[8] 陆扬. 大豆苷元对断奶和食物过敏动物消化道的影响及TLRs在感染进程中的表达[D]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9] 王菲. 软枣猕猴桃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1 .
[10] 尹靖东. 类黄酮对鸡蛋胆固醇及其氧化物形成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15 条
[1] 黄晓辉. 超声波乙醇提取葡萄渣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安徽化工, 2011,(06) .
[2] 项文艺,金光明,董双双. 大豆异黄酮在畜禽生产中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6,(13) .
[3] 艾清豹,刘德义,甘琼,何本玉,周飞. 大豆异黄酮对肉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9) .
[4] 相启森,周俊,王冬,相梅,季鹏,武春燕. 植物雌激素活性成分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0) .
[5] 张跃林. 蝗虫中黄酮的含量及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7) .
[6] 聂芙蓉,王老七,王艳玲. 大豆黄酮对山羊血液中几种内源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1) .
[7] 李岂凡,白兰莉,胥永,张彬,蒋柏泉. 从葛根中提取和纯化药用成分——总黄酮[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7) .
[8] 崔颖,梁剑平,郭延生. 葛根素的分离与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3) .
[9] 张泽英. 大蒜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2) .
[10] 邹登峰,高雅,张可锋. 基于RP-HPLC法的金花茶叶中槲皮素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0)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0 条
[1] 张艾青,戴永海. 茶多酚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 2011 .
[2] 刘春龙,李忠秋,张帆,姜文博,许岩,马宁,单安山. 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奶牛瘤胃内主要养分相关酶活性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C], 2008 .
[3] 刘春龙,李忠秋. 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体外培养条件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C], 2009 .
[4] 刘春龙,李忠秋. 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奶牛瘤胃发酵水平的影响研究[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 2010 .
[5] 隋美霞,刘大森,杨山亭,任燕锋,刘海霞. 改善牛奶品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大豆异黄酮[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 2010 .
[6] 黄文书,常雪花,曹利花,郭焰,冯作山.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玫瑰花总黄酮工艺[A]2010植物提取物与营养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7] 于燕,颜虹,胡森科. 淫羊藿及淫羊藿苷雌激素样作用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 2008 .
[8] 王波,洪君蓉,焦士蓉,刘衡川,黄承钰. 番石榴叶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研究[A]食物功效成分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九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 2006 .
[9] 李海平,李灵芝,郑少文,邢国明. 硼、锌对苦荞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5 .
[10] 李海平,李灵芝,黄中奎,邢国明. 锰、锌对苦荞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