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 冯凯. 针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木霉菌株筛选及花椒抗菌成分鉴定[D]曲阜师范大学, 2011
.
|
[2] | 张婷. 木霉菌生物种衣剂的创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 2012
.
|
[3] | 韩志群. 硫酸锌、赛众28及菌根健对玉米抗性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 2012
.
|
[4] | 李德强. 生长调节剂在不同密度下对高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2
.
|
[5] | 葛国科. 高油玉米的生态适应性及含油特性的研究[D]广西大学, 2003
.
|
[6] | 徐金星.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营养品质形成和高油玉米产量调控规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3
.
|
[7] | 贾士芳.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高油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 2004
.
|
[8] | 陈树宾. 不同密度下高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
[9] | 黄熊娟. 钾氮肥施用量影响微胚乳超高油玉米产量及含油率机理的研究[D]广西大学, 2006
.
|
[10] | 卡因杜. 氮肥施用量对微胚乳超高油玉米产量及含油量影响的研究[D]广西大学, 2006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 宋碧,吴盛黎,张荣达,胡建风,吴鹏刚,吴毕林. 黔西北山区高油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8)
.
|
[2] | 葛红军. 玉米青枯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9,(07)
.
|
[3] | 袁克伍,钟祖虎. 优化栽培措施对糯玉米饲用品质及鲜穗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0,(07)
.
|
[4] | 王波,郑艺梅,王林坤,沈光斌,武学聪. 主要栽培因子对高油玉米秸杆产量及营养成份的影响[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04)
.
|
[5] | 李红磊,刘二平,李萍. 玉米青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J]河南农业科学, 2010,(07)
.
|
[6] | 陈子宾. 玉米青枯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 2010,(10)
.
|
[7] | 唐琦勇,张志东,茆军,王玮,楚敏. 抗真菌活性物质产生菌的分离和鉴定[J]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7,(08)
.
|
[8] | 赵春玲,王秀萍,刘天学,常建智,刘荣花,边继和. 黄淮海夏玉米新品种抗病性和抗倒性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 2012,(12)
.
|
[9] | 姚丽美,王猛,马佳,张婷,高增贵,陈捷. 2011—2012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初探[J]江苏农业科学, 2013,(07)
.
|
[10] | 翟贺玲,王艳红,高超,张波,何超. 拮抗玉米茎腐病菌的放线菌菌株发酵产物理化性质研究[J]化学工程师, 2014,(07)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韩慧兰,尚德勇. 玉米青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11
.
|
[2] | 龙艳艳,韦继光,曹春梅,莫冰萍,潘秀湖. 我国植物病原腐霉的为害与种类[A]中国植病、菌物学会杭州联合年会论文集[C], 20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