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4 条
[1] 吴翔. 高温胁迫下香榧叶片的生理生化反应[D]浙江农林大学, 2010 .
[2] 王萍. 高温胁迫对短梗大参叶片结构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
[3] 苏春燕. 超声波辅助酶解谷朊粉制备抗氧化肽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10 .
[4] 谢红英. 日本红枫叶片呈色机理与增色效应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5] 胡生辉. 樟树叶水提取物木材防腐性能及其防腐增效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6] 郭林林. 樟树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
[7] 王丹丹. NaHCO_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1 .
[8] 吴迪. 山杏仁中苦杏仁苷的提取工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9] 詹玲. 大豆糖蛋白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10] 付慧敏. 随州和安陆的银杏古树种核特征及其营养成分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贾韶千. 银杏抗氧化肽的制备、结构鉴定及活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2] 姚小华. 樟树遗传变异与选择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 2002 .
[3] 张国防. 樟树精油主成分变异与选择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6 .
[4] 邓乾春. 银杏种仁清蛋白功能因子GAP2a活性构象的微环境效应及一级结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7 .
[5] 郁万文. 银杏抗寒机理及种质资源抗寒性评定的初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8 .
[6] 陈羡德. 植物源农药原料林树种苦楝良种选育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 2008 .
[7] 欧祖兰. 银杏热适应机理及耐热优良核用无性系选择[D]南京林业大学, 2009 .
[8] 张君慧. 大米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D]江南大学, 2009 .
[9] 熊壮. 银杏无性系种子性状变异与核用良种选择[D]南京林业大学, 2010 .
[10] 李卫星. 银杏雄株资源多样性分析与评价[D]扬州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4 条
[1] 蔡马,贺立红,梁红. 2种银杏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4) .
[2] 肖彩玲,王有科,贺春燕,李玉珍,张广忠. 低温胁迫下花椒新梢生理变化与抗寒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0) .
[3] 贾尚智,闵彩云,董申元. 太白银红保健茶制作工艺初探[J]中国茶叶加工, 1999,(04) .
[4] 教忠意,唐凌凌,隋德宗,丁宁宁,王保松. 苦楝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福建林业科技, 2009,(04) .
[5] 陈翟胜. 银杏的价值及其苗木繁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13) .
[6] 秦丹,付迎康,杜志雯. 银杏叶和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松材线虫的毒杀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4,(06) .
[7] 苏冬梅,魏来,袁超群. 冷诱导对翅荚木一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 2006,(04) .
[8] 王森,谢碧霞,杜红岩,钟秋平,杨绍斌. 美国扁桃花器官的抗寒性[J]经济林研究, 2007,(02) .
[9] 欧阳娜娜,李湘洲,罗正. 银杏功能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 2008,(01) .
[10] 李卫星,于建友,陈鹏. 银杏雄株花粉特征观察与分类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