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3 条
[1] 孙轶男. 平调饮对原发性肝癌患者AFPmRNA、GPC-3mRNA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 .
[2] 尹兵祥. 中药复方联合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 .
[3] 赵旭升. 去甲斑蝥素对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 2011 .
[4] 陈敏娟. 姜黄素静脉给药剂型的制备与其抗癌学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 2003 .
[5] 王洪鹏.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对兔面神经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 2004 .
[6] 李泉旺. 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学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 .
[7] 樊喜文. 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61例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 2006 .
[8] 徐淑萍. 丹皮酚增强化疗药物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 2006 .
[9] 魏春敏. ~3H-去甲斑蝥素正常小鼠/荷瘤小鼠药代动力学与组织分布及去甲斑蝥素片人体血/尿药代动力学[D]山东大学, 2006 .
[10] 周剑寅. 表阿霉素—聚乳酸缓释微球局部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李姵萱. 疏肝清毒汤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2] 陆原. 健脾解毒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3] 侯倩. 黄连素诱导人肝癌细胞自噬与凋亡及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 2011 .
[4] 崔永安. 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砒霜制剂抗肝癌肿瘤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
[5] 叶丽红. 抗癌扶正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
[6] 苏三棱. 金刚纂抗肝癌活性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 .
[7] 顾伟. 蟾酥有效成分蟾毒灵抗肝癌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06 .
[8] 曾普华. 原发性肝癌围介入期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介入对VEGF、bFGF表达水平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
[9] 黄海福. 亚砷酸肝动脉灌注联合中药对中晚期肝癌干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
[10] 叶琨. 去甲斑蝥素对尿蛋白和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6 条
[1] 吴继萍. 中医药防治肝癌的现状与展望[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02) .
[2] 黄雪强,凌昌全,宋田斌,陈哲,张登海,俞超芹,刘岭. 去甲斑蝥素诱导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1,(05) .
[3] 孙振,王忠,凌昌全. 肝癌中医治法研究概述[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3) .
[4] 张才擎,梁铁军,袁孟彪. 金龙胶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J]北京医学, 2005,(06) .
[5] 李淼,李铭,赵泽华. 肝癌中药介入治疗的应用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状[J]北京中医药, 2009,(02) .
[6] 陈翼,黄永火. 原发性肝癌瘤内注射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 2005,(11) .
[7] 娄玉兰,娄金芳. 超声引导卵巢囊肿硬化性治疗的研究[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4,(03) .
[8] 索红梅.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治疗卵巢囊肿部分病例分析[J]当代医学, 2009,(28) .
[9] 凌昌全.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1,(07) .
[10] 陈喆,翟笑枫,蒋栋,凌昌全. 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剂和无水乙醇的肝癌瘤内注射疗效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1,(07)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韩洁,张呈. 斑蝥的临床应用[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
[2] 秦叔逵. 三氧化二砷治疗原发性肝胆癌的研究进展[A]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1)——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 2001 .
[3] 凌昌全. 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研究[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2 .
[4] 陈学彰.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