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4 条
[1] 罗杨. 柑橘变异材料的遗传鉴定与品质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肖辉. 龙须草染色体数目变异及rDNA在染色体上的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3] 郑瑜. 银杏核心种质构建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4] 王妍炜. 砀山酥梨休眠枝条~(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及其分子检测[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5] 莫文娟. 泡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6] 李翀. 应用SNP标记区分云南瑞丽野生枸橼个体和柚SNP标记开发初探[D]西南大学, 2011 .
[7] 范达. 基于DNA指纹图谱的柑橘种苗纯度与真实性检测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8] 曾培.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标记在柑橘杂种区分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 2011 .
[9] 谭洪泉. 柑橘杂种胚组织培养挽救及分子标记早期鉴定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10] 何天友. 短葶山麦冬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ISSR指纹图谱构建[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王发明. 柚(citrus grandis Osbeck)单染色体AFLP分子标记体系及文库的建立[D]福建农林大学, 2010 .
[2] 唐丽. 湖南南天竹遗传多样性及园林利用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3] 文亚峰. 人心果品种资源亲缘关系及其授粉亲和性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
[4] 翁天均. 基于45S rDNA-FISH与GISH分析的草莓属(Fragaria)野生种亲缘关系与系统分类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5] 姜英淑. 欧李抗逆性研究和不同资源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遗传变异[D]东北林业大学, 2009 .
[6] 陈源. 金柑等柑橘类果实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及分离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7] 袁飞荣. 转rol ABC基因枳橙砧木的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8] 于杰. 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DNA条形码研制及其物种的鉴定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9] 程运江. 柑橘体细胞胞质遗传及叶绿体SSR引物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4 .
[10] 杨朝东. 梅花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子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5 条
[1] 王伟,明凤,黄洋. 上海宝山香柚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4) .
[2] 思彬彬,杨卓. ISSR标记技术及其在果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3) .
[3] 谭洪泉,陈善春. 柑橘杂种胚挽救及早期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5) .
[4] 马西宁. 户县秦岭北麓枳橙引种驯化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2,(09) .
[5] 张艳,张勇,汤浩茹,罗娅. 利用RAPD标记分析杂柑遗传多样性[J]中国南方果树, 2008,(03) .
[6] 吉前华,郭雁君,李泽丰. 柑桔地方品种鉴定的分子方法初步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 2011,(03) .
[7] 吴鑫,雷天刚,何永睿,刘小丰,许兰珍,彭爱红,陈善春. 柑桔SRAP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分子植物育种, 2008,(01) .
[8] 宋晓兵,彭埃天,刘景梅,陈霞.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中国南方果树上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 2009,(07) .
[9] 胡松梅,洪亚辉,胡雄贵. 石刁柏辐射诱变的遗传学分析与RAPD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1,(01) .
[10] 向素琼,何建,何波,汪卫星,李晓林,郭启高,何桥,梁国鲁. 沙田柚多倍体遗传差异的SSR分析[J]果树学报, 2009,(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史卫东,周生茂,文俊丽. 夏播不结球白菜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会论文集[C], 2008 .
[2] 施维属,钟凤林,李开拓,王江波,潘东明. 福建柑橘类种质资源ISSR分子评价[A]第二届全国果树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3] 龙兴,夏瑞,黄永红,曾继吾,易干军,黄秉智,陈金印.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香蕉AFLP的分子标记研究[A]第二届全国果树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4] 张玉萍,刘丽强. 海棠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其应用[A]第四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10 .
[5] 董涵中,杨晓伶,余杨,程舟,朱云国,李珊. 二倍体文旦杂交不同倍性子代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A]中国柑橘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战略论坛暨中国柑橘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