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3 条
[1] 孙超. 氟醇化合物的分离及相平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10 .
[2] 范冬福. 二元恒温系统汽液相平衡测试与模型化关联[D]华东理工大学, 2011 .
[3] 莫虹. 挥发性有机物与表面活性剂溶液间气液平衡关系[D]昆明理工大学, 2009 .
[4] 王秀红. 煤液化油中芳烃/环烷烃分离规律及其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1 .
[5] 赵永明. 离子液体型新工质—三乙醇胺乳酸盐+水/醇热力学性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
[6] 康志鹏. 氯甲烷尾气深度回收方法的比较与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
[7] 刘艳凤. Matlab在甲胺体系汽液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 2011 .
[8] 孙涛. 艾蒿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9] 张龙. C5汽液平衡测定与分离流程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10] 左剑. 碳酸甲乙酯反应体系的分离[D]天津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李洪玲. 二氧化碳与酯类二元系统气液相平衡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2] 周建国. 含一氧化碳二元系统高压气液相平衡研究[D]天津大学, 2011 .
[3] 沈冲. 甲醇—乙醇—水—离子液体体系汽液平衡的测定及热力学模型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2011 .
[4] 陈丽. 含超临界CO_2的二元系统高压相平衡和临界曲线[D]天津大学, 2004 .
[5] 王加宁. 聚3-羟基丁酸酯化学合成工艺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02 .
[6] 朱洪波. 深冷温区多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2007 .
[7] 赵瑾. 含离子液体体系汽液相平衡的测定及模型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2007 .
[8] 王均凤. 含离子液体体系热力学性质的测定及模型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2008 .
[9] 吴松海. 磁场作用下乙酸—水体系分离过程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07 .
[10] 刘志华. 顺酐和有机溶剂汽液平衡及高压二元系统的相行为计算[D]天津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4 条
[1] 余国保,李廷勋,郭开华,徐艳琴. 新型低温气液相平衡实验系统调试与验证[J]低温与超导, 2008,(08) .
[2] 张宇,公茂琼,朱洪波,刘加永,吴剑峰. 低温汽液相平衡实验系统的研制与验证[J]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7,(01) .
[3] 梁世强,赵杰,郭永献,贾玲玲. 离子液体[mmim]DMP-甲醇溶液热物性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3) .
[4] 刘桂英,王树江,石秀敏. 小型双循环气液平衡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广东化工, 2013,(19) .
[5] 陈玉芬,张维静,庄文昌. 甘油对乙二醇—水和甲醇—水体系沸点的影响[J]广东化工, 2015,(01) .
[6] 李建隆,钟伟. 二甲基二氯硅烷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 2011,(S2) .
[7] 蔡荣华,刘伟,张慧峰,姚颖,王颖,张雨山. 鼓泡夹带法测定溴-(浓)海水体系的气液平衡[J]盐业与化工, 2011,(02) .
[8] 徐美倩. 汽液相平衡测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7,(05) .
[9] 蔡荣华,刘伟,张慧峰,姚颖,王颖,王国强,张雨山. 溴-浓海水(卤水)体系常压下气液平衡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 2010,(03) .
[10] 胡兴兰,周荣琪. 萃取精馏技术及其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J]化学世界, 20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