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8 条
[1] 陈晓英. 喜树碱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D]郑州大学, 2010 .
[2] 蔡永欢. 喜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3] 朱晓静. 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结合作用研究及应用[D]烟台大学, 2010 .
[4] 李修清. 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
[5] 李霞. 喜树内生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D]中南大学, 2011 .
[6] 陶靖鑫. 淹水对不同喜树种源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7] 李盟. 水盐胁迫对4个树种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8] 刘鹏. 干旱胁迫下不同喜树种源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 2011 .
[9] 张绍勇. 喜树碱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 2011 .
[10] 田宇红. 喜树、丹参组织细胞培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 条
[1] 汤秀红.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抗肝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2] 苏叶华. 克服耐药抗肿瘤药物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3] 尹忠平. 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酸积累、分离鉴定及其降糖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 2011 .
[4] 廖娜. 黄花石蒜及臭马比木中诱导癌细胞凋亡成分及其机制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
[5] 戴绍军. 环境因子对喜树幼苗生长和喜树碱含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 2002 .
[6] 施斌. 羟基喜树碱隐形纳米囊泡肿瘤靶向研究[D]复旦大学, 2005 .
[7] 王海滨. 菹草红色类胡萝卜素的结构表征及其抽提物生理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8] 潘学武. 喜树胚轴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生物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D]武汉大学, 2004 .
[9] 张玉田. 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 2006 .
[10] 赵昕. 丛枝菌根真菌对喜树幼苗的接种效应[D]东北林业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9 条
[1] 曹晋静,康冀川,何劲,莫莉,苏昊. 喜树根际和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5) .
[2] 管忠震. 羟基喜树碱需进一步规范化临床研究[J]癌症, 2001,(12) .
[3] 杨春旭,黄海欣,李桂生.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期胃癌临床分析[J]癌症, 2002,(08) .
[4] 黄慧强,姜文奇,胡晓桦,林旭滨,刘魁凤,李宇红,林忠,申维玺,陈强,何友兼,管忠震. 羟基喜树碱冻干粉针(拓僖)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初步报告[J]癌症, 2003,(12) .
[5] 姚阳,孙元珏,赵晖,郭跃武,林峰,蔡讯,唐晓春. HCPT联合L-OH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J]癌症, 2006,(08) .
[6] 孙雁霞,邬晓勇,王跃华,徐文俊,郭勇,石大兴. 喜树碱提取方法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7] 刘刚,杨和平,胡建林,王政惠. 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初步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 2002,(09) .
[8] 吴家胜,应叶青,周国模,石柏林,江峰,张豪杰,洪祖兵. 喜树叶用园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效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03) .
[9] 郝峰鸽,周俊国,周秀梅. NaCl胁迫对喜树幼苗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01) .
[10] 刘刚,王政惠,杨和平,胡建林,刘平. 小剂量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1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胡巍,张超,方芸. 雾化吸入羟基喜树碱对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药效学及体外作用机制研究[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 2010 .
[2] 陈渝军,易以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浆中注射用纳米羟基喜树碱的浓度[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08 .
[3] 黄金兰,钟振国. 抗肿瘤药物的药物代谢研究进展[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