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0 条
[1] 兰海滨. 白附子混悬液对H_(22)荷瘤小鼠端粒酶活性及p16和bcl-2基因表达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 .
[2] 曲震. 健脾理气方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 .
[3] 张隽. 太空育种对喜树内生真菌合成代谢及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D]中南大学, 2011 .
[4] 张一. 健脾化瘀解毒方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5] 吴娟. 健胃清幽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2 .
[6] 魏政立. 羟基喜树碱伍用免疫制剂治疗癌性腹水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 2003 .
[7] 叶志超. 健脾化瘀方合L-OHP、5-Fu/CF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
[8] 黄毅. 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的研制及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04 .
[9] 张乐乐. 羟基喜树碱长循环脂质体给药系统的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2005 .
[10] 杜长青. 健胃益气汤对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 200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杨涛. 活血化瘀中药对通里攻下中药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 2003 .
[2] 陈坚. MnSOD基因转染及丹参酮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复旦大学, 2003 .
[3] 施斌. 羟基喜树碱隐形纳米囊泡肿瘤靶向研究[D]复旦大学, 2005 .
[4] 张玉田. 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 2006 .
[5] 洪淑英. 健脾化痰活血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
[6] 秦三海. 中药两面针、白花丹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 2007 .
[7] 赵永星. 羟基喜树碱亚微乳细胞内动力学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 2007 .
[8] 袁哲锋. 羟基喜树碱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9 .
[9] 洪鸣凰. 聚乙二醇化羟基喜树碱转铁蛋白修饰隐形纳米载药系统的肿瘤靶向研究[D]复旦大学, 2009 .
[10] 林信志. 补肝健脾、化痰通脉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1 条
[1] 管忠震. 羟基喜树碱需进一步规范化临床研究[J]癌症, 2001,(12) .
[2] 杨春旭,黄海欣,李桂生.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期胃癌临床分析[J]癌症, 2002,(08) .
[3] 黄慧强,姜文奇,胡晓桦,林旭滨,刘魁凤,李宇红,林忠,申维玺,陈强,何友兼,管忠震. 羟基喜树碱冻干粉针(拓僖)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初步报告[J]癌症, 2003,(12) .
[4] 姚阳,孙元珏,赵晖,郭跃武,林峰,蔡讯,唐晓春. HCPT联合L-OH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J]癌症, 2006,(08) .
[5] 刘刚,杨和平,胡建林,王政惠. 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初步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 2002,(09) .
[6] 刘刚,王政惠,杨和平,胡建林,刘平. 小剂量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12) .
[7] 黄毅,刘松青,林彩,穆海川,王昆,周桃莉. 羟基喜树碱脂自制质体注射液与市售注射液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的比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06) .
[8] 吴青,朱照静. 10-羟基喜树碱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超声微泡制备及工艺优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14) .
[9] 张志平,尤婷婷,邹丽宜,吴铁,吴怡,崔燎. 复方丹参合剂对长期脂肪乳剂灌胃诱发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07) .
[10] 冯敢生,郑传胜,孔健. 羟基喜树碱在介入治疗肿瘤中的应用研究[J]放射学实践, 2000,(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胡巍,张超,方芸. 雾化吸入羟基喜树碱对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药效学及体外作用机制研究[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 2010 .
[2] 陈渝军,易以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浆中注射用纳米羟基喜树碱的浓度[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08 .
[3] 黄金兰,钟振国. 抗肿瘤药物的药物代谢研究进展[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 2010 .
[4] 王宇歆,郭世铎,杨涛,吴咸中. 活血化瘀中药对通里攻下中药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对正常家兔小肠微循环血流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 2005 .
[5] 张辰浩. 中药煎剂对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洗胃后的胃粘膜保护作用临床研究[A]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年会暨急诊医学培训班论文集[C],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