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唐亮. 杜仲优良无性系快速微繁殖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2] 彭胜. 杜仲叶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及桃叶珊瑚甙的制备[D]吉首大学, 2011 .
[3] 姚丽娜. 杜仲的化学成分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4] 尹昭晔. 杜仲的植物雌激素活性成分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5] 丁奋霞. 利用微生物发酵提取杜仲胶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6] 陈竹君. 杜仲林地营养状况及施肥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
[7] 彭金年. 杜仲醇的提取分离及合成积累动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
[8] 郑瑞杰. 微生物发酵在杜仲叶胶提取中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
[9] 展颖转. 杜仲叶中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10] 徐咏梅. 外源激素对杜仲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李杨. 桃叶珊瑚苷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与药理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
[2] 刘迪. 杜仲叶抗疲劳功效分子机制与抗氧化作用关联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 2011 .
[3] 王大玮. 杜仲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4] 杜红岩. 杜仲含胶特性及其变异规律与无性系选择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 2003 .
[5] 彭金年. 杜仲叶中杜仲胶含量与分子量分布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7 .
[6] 刘世会. 杜仲蛋白纯化、序列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 2008 .
[7] 刘攀峰. 杜仲MEP途径系列基因全长cDNA分离鉴定及序列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
[8] 侯长红. 林农木本药材供给意愿与供给决策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3 .
[9] 付文. 接枝改性炭黑、白炭黑应用于天然橡胶的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2 条
[1] 李坊贞,刘仁林,刘燕. 伯乐树种子萌发与根组织分化规律的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
[2] 杨凌,张碧,付卓锐,吴斌. 中国杜仲资源的综合利用[J]广州化工, 2011,(24) .
[3] 宋磊,张学俊,董大鹏,王庆辉. 杜仲胶性质及提取研究的进展[J]贵州化工, 2006,(04) .
[4] 时军霞,郜旭芳. 杜仲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13,(02) .
[5] 朱晓敏,王弦云,陈龙灿,康向阳,王勤,束庆龙,张良富,曹翠萍. 杜仲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引物筛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3,(03) .
[6] 伍江波,金晓玲,汪晓丽,宁阳,杜红岩. 盐胁迫对杜仲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 2015,(02) .
[7] 何泼,任红媛,申延. 杜仲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胶含量的动态变化[J]林业科技开发, 2006,(05) .
[8] 汤诗杰,李和平,贺善安. 杜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林业科技开发, 2007,(02) .
[9] 戴瑜,李姣娟,周尽花,王元兰. 半纤维素酶法提取杜仲叶绿原酸[J]林业科技开发, 2009,(03) .
[10] 赵红艳,蔺芳,王太霞. 杜仲胶在杜仲叶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