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孟鸿洲. 湖北省水稻白叶枯菌的小种组成及定量检测体系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3 条
[1] 许美容. 非寄主抗性基因介导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的分子机理及水稻抗白叶枯病材料的筛选和QTL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2] 付冬. 水稻抗纹枯病QTLs定位及抗病候选基因发掘[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3] 郑果. 大麦条纹病病原菌及防治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1 .
[4] 徐颖. 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对链霉素和噻枯唑的抗药性监测和抗药性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5] 张桂英. 中国、日本、菲律宾水稻白叶枯菌致病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文库克隆pA254的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6] 陈得峰. 水稻白叶枯病菌Harpin_(Xoo)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的制备、筛选及其“内影像”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7] 曹慧英. 玉米新病害—细菌干茎腐病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
[8] 王春台.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2(t)和Xa24(t)的精细定位和物理图谱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 2000 .
[9] 陈惠兰. 我国南方稻区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及水稻和大麦抗病QTL的比较作图[D]华中农业大学, 2001 .
[10] 陈志伟.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应用[D]福建农林大学, 200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1 条
[1] 承河元,章健,檀根甲,张成林,高倩,潘志金. 安徽省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 1999,(05) .
[2] 孙俊铭,顾飞,邢春生,李千和. 中稻白叶枯病发生与品种、施氮量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 2001,(05) .
[3] 何翎,高利军,邓国富,岑贞陆,颜群,张晋,王忠文,高汉亮. 广西水稻白叶枯病有效抗病基因和抗性亲本的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7) .
[4] 孔凡明,吕斑,许志刚. 水稻不育系抗白叶枯病的胞质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 1998,(01) .
[5] 史步君,李彦勇,周国辉. 药菊一种病毒分离物的研究——Ⅰ.药菊一种病毒分离物的生物学性状鉴定及脱毒防治试验[J]安徽农学院学报, 1989,(02) .
[6] 李彦勇,周国辉,史步君. 浸染豇豆的一种病毒分离物的鉴定[J]病毒学报, 1990,(01) .
[7] 刘全胜.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09,(02) .
[8] 杨蜀岚,章清杞,杨惠杰,杨仁崔. 野生稻渗入基因系对稻白叶枯病的抗性评价[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1,(02) .
[9] 陈志伟,吴为人,景艳军,周元昌. 利用近等基因系验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QTL[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5,(03) .
[10] 黄宗琏,赖学连,余金茂,刘思松. 采用费歇尔判别分析预报水稻细条病流行趋势[J]福建农业科技, 1997,(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姬广海,许志刚,张世光. 水稻近等基因系对白叶枯病、条斑病抗性的比较研究[A]中国植病学会西南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0 .
[2] 彭炜. 植物细菌性病害和病原细菌分类研究进展[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 2010 .
[3] 刘晓辉,成国英,林兴华. 同一田块的白叶枯病菌之间以及模式菌株与其单细胞菌系的毒力比较[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4 .
[4] 刘俊展,张路生,常慧红,赵建方,郑继法. 冬枣嫩梢焦枯病病原初步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 2005 .
[5] 刘俊展,巴秀成,常慧红,刘庆年,郑继法. 冬枣叶枯病病原初步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 2005 .
[6] 余继华,顾云琴,李云明. 温黄平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及综防措施[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 .
[7] 孙福在,朱红,李林强,张永祥,何礼远. 大白菜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寄主范围的测定[A]“植物病虫害生物学研究进展”——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论文选[C], 1995 .
[8] 朱振东,霍纳新,王晓鸣,沈淑琳. 国外引进作物种质的隔离检疫及健康筛选[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 1998 .
[9] 李巧云,张志刚,赵智中,刘栓桃,曾强. 大白菜抗病分子标记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10] 钱伟,张淑江,章时蕃,李菲,张慧,孙日飞. 大白菜TuMV抗性基因retr02的定位[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