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高臣. 纳米SiO_2增强水稻瘟病抗性机制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2] 张雪梅. 四川省水稻主栽品种抗瘟性评价和内恢99-14抗瘟性遗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3] 常青晓. 硅、硫对水稻砷吸收、积累的影响机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1 .
[4] 丰贵花. (E)-2-己烯醛对烟草抗TMV的影响及化感作用[D]山东大学, 2010 .
[5] 陈健晓. 硅氮互作对超级早稻部分生理效应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0 .
[6] 韩哲. 伴生小麦提高黄瓜霜霉病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D]东北农业大学, 2012 .
[7] 杨丽. 褐飞虱取食对水稻叶鞘维管束组织结构特征和胼胝质的影响[D]杭州师范大学, 2013 .
[8] 李时飞. 四川水稻品种中抗稻瘟病基因Pita多样性[D]四川农业大学, 2012 .
[9] 马永禄. 外生菌根真菌Paxillus involutus提高灰杨(Populus×canescens)对重金属Cd的吸收和耐受能力[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张梅. 杜鹃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及诱导子对其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2 .
[2] 张笑宇. 马铃薯抗黑痣病鉴定技术及其抗病机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周桂,靳晓芸,邓光辉,丘立杭,邹成林,李杨瑞. 壳寡糖诱导甘蔗叶多酚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J]南方农业学报, 2011,(08) .
[2] 苗得雨,郑桂萍. 硅氮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稻米, 2013,(02) .
[3] 王兴,徐未未,黄永相,蒋世河,李伟,郭建夫. 两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防卫反应相关酶的活性变化[J]分子植物育种, 2013,(06) .
[4] 袁红娟,卢家仕,徐晶,王亚伦,陈理军,周芸伊,何龙飞. 抗稻瘿蚊水稻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5,(11) .
[5] 邬腊梅,柏连阳. 水稻稻瘟病的植物源诱抗剂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 2012,(11) .
[6] 王蕾,陈玉婷,蔡昆争,汪国平. 外源硅对青枯病感病番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3) .
[7] 林志伟,孙冬梅,迟丽. 黄绿木霉菌发酵液对水稻防御酶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 2015,(01) .
[8] 娄春荣,邹晓锦,何志刚,牛世伟,刘慧颖,董环. 不同中微量元素对黄瓜黑星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酶活性的影响(英文)[J]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11,(01) .
[9] 王海红,祝鹏飞,束良佐,周秀杰. 硅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J]生态科学, 2011,(01) .
[10] 解婷婷,吕淑霞,马镝,张良,王媛媛. 壳寡糖诱导黄瓜抗黄瓜黑星病的初步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