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5 条
[1] | 宋世佳. 施肥模式对棉花生长生理特征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2] | 牟勇. 四川省主要作物施肥状况调查与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
[3] | 雷先德. 微生物菌剂在作物化肥减量化技术上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2
.
|
[4] | 李卫华. 不同施肥及水分管理方式下稻田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特征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
[5] | 周宝库. 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土肥力变化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
[6] | 李美蓉. 新几内亚凤仙水肥需求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
|
[7] | 左红娟. 基于高丰度~(15)N的肥料氮去向及利用率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
|
[8] | 井光花. 沂河上游农业面源污染前置库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2
.
|
[9] | 谭旭. 基于GIS的分散农户变量施肥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012
.
|
[10] | 徐华丽. 长江流域油菜施肥状况调查及配方施肥效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2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3 条
[1] | 杜君. 基于GIS的我国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
[2] | 张锋. 中国化肥投入的面源污染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
[3] | 陈婧. 基于统计模型的中国南方稻区适宜施氮量及氮素损失估算[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
[4] | 马雪峰. 水稻氮代谢相关基因OsARG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
[5] | 王志勇.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
|
[6] | 石志恒. 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
|
[7] | 刘宇锋. 不同灌溉方式与施肥下水稻生理、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D]广西大学, 2012
.
|
[8] | 吕双庆. 滴灌施肥条件下玉米(Zea mays L.)氮素运筹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
|
[9] | 杨峰. 棉花不同类型品种钾吸收利用效率特征及其生理机制[D]扬州大学, 2011
.
|
[10] | 潘珍妮. 国家商品粮种植田地规划设计管理[D]天津大学, 2012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0 条
[1] | 邵梅香,覃林,谭玲. 我国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12,(11)
.
|
[2] | 刘振兴,周桂梅,陈健. 不同肥料及施肥方式对小豆农艺性状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2,(02)
.
|
[3] | 夏安,邓跃全,董发勤,杨瑞,许春凤. 磷石膏基缓释氮肥的研究[J]非金属矿, 2011,(04)
.
|
[4] | 李邵,薛绪掌,齐飞,周长吉,郭文善,陈菲. 不同营养液质量浓度对温室盆栽黄瓜生长与基质环境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 2011,(06)
.
|
[5] | 赵执,吴克宁,王海. 我国农田整治中典型土壤障碍因素的机械改土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 2012,(21)
.
|
[6] | 张郁,张峥,苏明涛. 基于化肥污染的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灰水足迹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07)
.
|
[7] | 陈雅君,闫庆伟,张璐,刘威,刘慧民,闫永庆. 氮素与植物生长相关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4)
.
|
[8] | 赵卫星,徐小利,刘喜存,常高正,李晓慧,梁慎. 肥水耦合对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果树学报, 2013,(04)
.
|
[9] | 李娜,邓跃全,董发勤,李丽君,马春雪. 低甲醛脲醛-石膏-膨润土基玉米缓释肥的制备[J]非金属矿, 2013,(04)
.
|
[10] | 郭静,柳建国,王玉梅. 宿州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 2013,(20)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高菲. 生物炭吸附去除氨氮试验研究[A]武汉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系列活动之“第八届湖北省给水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 201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