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 肖自幸.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土壤水力参数和溶质运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
|
[2] | 张旭. 丹江口库区库周典型坡面土壤优先流特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2
.
|
[3] | 吴海波.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区划与含沙量预测的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12
.
|
[4] | 陆斌. 秦岭火地塘林区土壤大孔隙分布特征及其水文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
|
[5] | 陈安冉. 天津滨海平原碱性盐化土壤包气带中重金属Cd迁移与WSOC相互作用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3
.
|
[6] | 刘龙水. 通城县花岗岩崩岗剖面优先流孔隙空间分布和水分特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4
.
|
[7] | 高朝侠. 黄土区土壤大孔隙流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4
.
|
[8] | 吴海姣. 掺入不同组分碎石的土石混合物入渗模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 2014
.
|
[9] | 唐添慧. 非积水条件下层状非饱和砂性介质水分入渗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4
.
|
[10] | 宋词. 定水头非饱和层状土水分运移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4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吴庆华. 基于土壤水入渗补给的优先流定量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3
.
|
[2] | 林丹. 包气带变化及其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 2014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 李卓,刘永红,杨勤. 土壤水分入渗影响机制研究综述[J]灌溉排水学报, 2011,(05)
.
|
[2] | 吴叔赢,张建丰,杨潇. 上层土壤密度对模拟指流层状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 2011,(06)
.
|
[3] | 黄伟锋,程建兴,吴卓葵,叶祥. 光透射式孔隙度测量系统的研制与试验[J]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4,(04)
.
|
[4] | 宋丽萍,罗珠珠,李玲玲,蔡立群,张仁陟,牛伊宁. 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作物轮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草业学报, 2015,(07)
.
|
[5] | 宋丽玲,张建丰,高瑞,吴叔赢. 上层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层状结构土壤中指流水分入渗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02)
.
|
[6] | 拦继元. 青海省农业区三种典型土壤的指流入渗对比实验[J]节水灌溉, 2013,(03)
.
|
[7] | 吴庆华,张家发,蔺文静,王贵玲. 土壤水流模式染色剂示踪及优先流程度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 2014,(07)
.
|
[8] | 吴庆华,朱国胜,崔皓东,张家发,张发旺. 降雨强度对优先流特征的影响及其数值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 2014,(20)
.
|
[9] | 陈晓冰,张洪江,程金花,张福明,张欣,阮芯竹. 基于数量生态学的农地优先路径水平分布特征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 2015,(07)
.
|
[10] | 樊贵盛,余翔. 土壤一维垂直入渗控制界面的试验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1,(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