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严振. 残余应力场及表面完整性对TC11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D]贵州大学, 2015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9 条
[1] | 李月恩. 模具钢高速球头铣削加工表面质量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
[2] | 沈学会. 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加工技术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
[3] | 皇攀凌. 面向钛合金铣削的变齿距立铣刀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
[4] | 布光斌. 铝合金整体叶轮数控铣削加工增效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
|
[5] | 陈光. 基于韧性失效的航空轻合金切削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 2012
.
|
[6] | 胡海军. 超声振动微铣削系统的建立及铣削力和残余应力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
|
[7] | 王阳俊. SiCp/Al复合材料高速铣削表面质量及刀具磨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
|
[8] | 张为. 高速切削钛合金薄壁件表面完整性及型面变形预测[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
.
|
[9] | 张忠松. 自由曲面高速铣削工艺规划与自主决策技术[D]吉林大学, 2011
.
|
[10] | 史振宇. 基于最小切除厚度的微切削加工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4 条
[1] | 张洪伟,张以都,吴琼,代军. 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校正技术研究[J]兵工学报, 2010,(08)
.
|
[2] | 张亦良,黄惠茹,李想. 车削加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6,(07)
.
|
[3] | 张以都,张洪伟. 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有限元数值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02)
.
|
[4] | 唐东红,孙厚芳,焦黎,钱钰博. 端铣加工工件变形仿真预测方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8,(08)
.
|
[5] | 钱玲楠,李蓓智,杨建国,周亚勤,吴雪逖. 薄壁框体零件优质高效加工工艺方法[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
[6] | 陈曼龙. 钛合金材料内螺纹加工新方法[J]锻压技术, 2011,(04)
.
|
[7] | 詹斌,陈文琳,刘宁. 切削加工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工具技术, 2008,(02)
.
|
[8] | 李涛,顾立志. 金属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关键技术及应考虑的若干问题[J]工具技术, 2008,(12)
.
|
[9] | 曲中兴,张立武. 超高强钢数控车削温度和车削力模型的建立[J]工具技术, 2009,(04)
.
|
[10] | 王永胜,胡青春. 基于有限元的切削加工仿真及残余应力分析[J]工具技术, 2011,(02)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 姜胜强,谭援强,张浩,杨冬民. 离散元法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举例[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 2012
.
|
[2] | 李谨. 金属加工液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应用[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5届年会论文集[C], 2012
.
|
[3] | 熊勇,陈昌达,李永斌,陈勇,郑芝梅. 从动圆锥齿轮裂纹故障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3
.
|
[4] | 王召煜,李国禄,王海斗,徐滨士. 热喷涂层残余应力的演变机理及定量检测[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 20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