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8 条
[1] 姜世元. 缺陷法控制冲击地压的力学分析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 2010 .
[2] 赵洋. 深部开采高应力区冲击地压预测及防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10 .
[3] 刘刚. 条带开采煤柱静动态稳定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11 .
[4] 刘洋. 东滩煤矿六采区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 .
[5] 田少飞. 彭庄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及预测防治[D]山东科技大学, 2011 .
[6] 刘志刚. 基于声发射原理的冲击地压监测装备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 2011 .
[7] 陈理强. 软岩巷道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11 .
[8] 张兆民. 大直径钻孔卸压机理及其合理参数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11 .
[9] 陶三宝. 深部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07 .
[10] 孔令峰. 深部大条带综采冲击地压危险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1 条
[1] 王旭宏. 大同矿区“三硬”煤层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0 .
[2] 王宏伟. 长壁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机理及防冲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
[3] 杜晓丽. 采矿岩石压力拱演化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1 .
[4] 唐守锋. 基于声发射监测的矿井突水前兆特征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1 .
[5] 成云海. 微地震定位监测在采场冲击地压防治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 2006 .
[6] 王官宝. 石膏矿冒顶引发冲击地压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
[7] 张勇. 顶板动态监测集成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09 .
[8] 柴文革. 围压卸载条件下花岗岩损伤演化与破坏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 .
[9] 吴爱民. 钱家营近距离煤层煤岩体破坏与巷道优化支护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 .
[10] 郭建卿. 液固全耦合爆破致裂防治冲击地压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1 条
[1] 罗勇. 地质轴压裂纹倾角应力强度因子的光弹性实验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03) .
[2] 巩思园,窦林名,马小平,牟宗龙,贺虎,何江. 煤矿矿震定位中异向波速模型的构建与求解[J]地球物理学报, 2012,(05) .
[3] 侯玮,霍海鹰,田端信,李智慧. 三面采空综放采场采动阶段动力灾害机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4] 汪栋,李锦秀,刘志刚. 新型煤矿水仓自动清挖处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电子世界, 2013,(14) .
[5] 李俊平,寇坤,汪潮,程贤根,王晓光,王红星. 深部开采的岩石(体)声发射/微震特征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06) .
[6] 蔡武,窦林名,李振雷,刘军,巩思园,何江. 微震多维信息识别与冲击矿压时空预测——以河南义马跃进煤矿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 2014,(08) .
[7] 汪北方,梁冰,李刚,穆贵清. 忻州窑煤矿5931巷道卸压槽防冲模拟与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05) .
[8] 李良光,余芳芳,曹玲玲,赵舒畅. 基于FPGA的微震信息采集系统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 2015,(11) .
[9] 徐德祥. 基于对煤岩基本力学性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1) .
[10] 杨志超. 煤矿冲击地压及其防治[J]科技风, 2011,(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夏永学.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覆岩空间运动规律的微震监测研究[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 2012 .
[2] 潘俊锋,夏永学,秦子晗,杜涛涛,王书文. 深部综放开采多因素耦合诱冲类型、机理及时机分析[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