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 条
[1] 王玉杰. 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2] 周晓婴. 宁RS-1 SSH cDNA文库构建和PGIP基因克隆及其表达载体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3] 赵群星. 农杆菌介导MSI-99基因转化油菜及其植株再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4] 杨雷.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核盘菌菌丝[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
[5] 黄涌. 甘蓝型油菜耐草酸材料的生理和遗传研究[D]西南大学, 2007 .
[6] 朱莲. 老鹰茶白粉菌生物学特性、侵染过程及抗性变化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7 .
[7] 杨海清. 桃褐腐病菌致病性及拮抗细菌生防机制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
[8] 梅家琴. 甘蓝及其野生种种质资源评价[D]西南大学, 2008 .
[9] 刘旭. 油菜早熟突变体综合性状研究及其RAPD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 2008 .
[10] 宋丽娟. 沙芥属植物白粉菌生物学特性及感病后生理基础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梅家琴. 甘蓝与甘蓝型油菜C亚基因组遗传关系调查及甘蓝抗菌核病QTL定位[D]西南大学, 2011 .
[2] 张蕾. 灰葡萄孢菌菌株CanBc-1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力衰退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3] 张志元. 用无菌苗法鉴定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及抗病生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6 .
[4] 张丽艳. 单一田块核盘菌多样性分析及携带真菌病毒的菌株的遗传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5] 吴明德. 葡萄孢属植物病原菌真菌病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2 .
[6] 王琢. 抑黄曲霉毒素的Hitwh-B05菌株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
[7] 张秋平. 基于RNA-seq技术的甘蓝型油菜抗、感菌核病分子机理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凌萍,高宁馨,高智谋,王淋玉,喻海峰. 油菜菌核病菌不同致病力菌株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06) .
[2] 罗永兰,邹振兴,向金灿,张志元. 链霉素对油菜、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J]长沙大学学报, 2005,(05) .
[3] 毛玮,侯英敏,刘志文. 核盘菌和草酸诱导下的油菜几种酶活力的变化分析[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1,(01) .
[4] 林敏敏,廖咏梅,周志权. 银杏叶片三种酶活性变化与抗疫霉菌关系的研究[J]广西植物, 2007,(03) .
[5] 马立功,孟庆林,张匀华,王志英. 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发病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5,(06) .
[6] 王靖,邸娜,郑喜清,苏志芳,王海伟,路慧. 向日葵列当内生拮抗细菌LIEB54的鉴定及其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 2015,(10) .
[7] 张志元,官春云. 无菌苗法在鉴定油菜菌核病抗(耐)性上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 2005,(02) .
[8] 范兰兰,姜子德,向梅梅.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毒素对空心莲子草根尖组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3) .
[9] 丁笑生,段红英,卢龙斗. 植物几丁质酶及其在油菜抗真菌病害中的作用[J]河南农业科学, 2005,(02) .
[10] 赵小虎,陈翠莲,焦春香,甘莉,鲁剑巍. 不同油菜品种对油菜菌核病敏感性差异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6,(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刘双平,袁亮,胡俊. 内蒙古向日葵病害种类及研究概况[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