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刘沙沙. 穿心莲提取物对小鼠腘窝淋巴结模型及P815细胞脱颗粒模型的作用研究[D]广东药学院, 2014
.
|
[2] | 贾红静.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 2015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 崔颖,米云.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中的药学监护[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01)
.
|
[2] | 黄崇刚,莫宗成,吴思澜,罗超利,王敏. 常用中药注射剂致敏性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04)
.
|
[3] | 黄作超,曾春生,陈小妹,曹哲铭,王菊平,罗会俊. 免疫增强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辅助治疗现状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4,(01)
.
|
[4] | 薛瑾,屈会化,孙晔,张越,王雪茜,续洁琨,赵琰,王庆国. 绿原酸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中草药, 2014,(04)
.
|
[5] | 饶志方. 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新药艾替班特概述[J]中国药师, 2014,(06)
.
|
[6] | 张新茹,朱大胜,侯继秋,王冬雪,李馨,付秀娟. 从实践中探讨心内科临床药师的工作切入点与体会[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4,(04)
.
|
[7] | 李黎明,金若敏,谢家骏,姚广涛,符胜光,徐婷婷. 致敏RBL-2H3细胞在清开灵、痰热清中药注射剂过敏性评价中的应用[J]中草药, 2015,(01)
.
|
[8] | 熊克朝,李泽君,李志刚,张志伟,张纲,吴纯启,唐春萍,丁日高,李振江,王全军. 参麦注射液致RBL-2H3细胞脱颗粒的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 2015,(02)
.
|
[9] | 丁峰,石庆平,姜晓东,刘雁,桑冉,朱锦秀,魏胜同,忻志鸣,宋儒. Logistic模型和ROC曲线对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预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 2015,(07)
.
|
[10] | 王雪,张伟,李家春,黄文哲,王振中,萧伟. 4种常用蛋白质测定方法用于中药注射剂中大分子蛋白检测的适用性研究[J]中草药, 2015,(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