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 条
[1] | 高辉远,邹琦,程炳嵩. 大豆光合日变化的不同类型及其影响因素[J]大豆科学, 1992,(03)
.
|
[2] | 高辉远,邹琦,程炳嵩. 大豆光合日变化过程中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1993,(02)
.
|
[3] | 余叔文,刘愚,李振国,谭常,俞子文,杨惠东,吴有梅.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伤害机理的研究[J]科学通报, 1980,(24)
.
|
[4] | 刘祖祺,林定波. 植物抗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01)
.
|
[5] | 刘贞琦,刘振业,马达鹏,曾淑芬. 水稻叶绿素含量及其与光合速率关系的研究[J]作物学报, 1984,(01)
.
|
[6] | 高辉远,陈敬锋,邹琦,程炳嵩. 大豆光合午休原因的分析[J]作物学报, 1994,(03)
.
|
[7] | 原永兵,刘成连,鞠志国,李兆亮,曹宗巽. 水杨酸对苹果叶片中过氧化氢水平的调节及其机制[J]园艺学报, 1997,(03)
.
|
[8] | 王维光,冯愈,李立人. 二磷酸核酮糖(RuBP)羧化酶抗体的固相化——叶绿体偶联因子(CF_1)的纯化[J]植物生理学报, 1983,(02)
.
|
[9] | 许大全,李德耀,沈允钢,梁国安. 田间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报, 1984,(03)
.
|
[10] | 李立人,王维光,韩祺. 苜蓿二磷酸核酮糖(RuBP)羧化酶体内活化作用的调节[J]植物生理学报, 1986,(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