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 刘莉华,宛晓春,李大祥.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03)
.
|
[2] | 刘杰,王伯初,彭亮,张广求. 黄酮类抗氧化剂的构-效关系[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
|
[3] | 李来生,王丽苹,黄伟东,鄢远. 荧光法研究金属络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J]分析化学, 2002,(06)
.
|
[4] | 李宝宗. 脂肪胺、醇HOMO能级与质子亲和能关系[J]分子科学学报, 2002,(02)
.
|
[5] | 王丽华,秦川秋,于田. 葛根素治疗冠心病高粘高凝血症[J]山东医药, 1990,(04)
.
|
[6] | 张尔贤,俞丽君,周意琳,肖湘. Fe~(2+)诱发脂蛋白PUFA过氧化体系及对若干天然产物抗氧化作用的评价[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96,(02)
.
|
[7] | 来国防,陈纪军,王易芬,曹建新,罗士德. 黄酮类化合物抗HIV活性研究进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2,(05)
.
|
[8] | 张红雨,陈德展. 酚类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理论表征与应用[J]生物物理学报, 2000,(01)
.
|
[9] | 施冬云,李莉,刘珊林,陈凯先,王沁泌,陈士明. 应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生育酚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J]生物物理学报, 1999,(01)
.
|
[10] | 贺彩芳,吴雪洁,郑荣远. 普乐林注射液引起药物热5例[J]山西护理杂志, 1999,(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