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 李会合. 蔬菜品质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 2006,(04)
.
|
[2] | 李文滨,杨庆凯,王金陵,孟庆喜,吴宗璞,高凤兰,赵淑文. 大豆品种间与种间杂种后代农艺性状遗传的比较研究[J]大豆科学, 1986,(04)
.
|
[3] | 罗庆云,於丙军,刘友良. 大豆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的检验[J]大豆科学, 2001,(03)
.
|
[4] | 常汝镇,陈一舞,邵桂花,万超文. 盐对大豆农艺性状及籽粒品质的影响[J]大豆科学, 1994,(02)
.
|
[5] | 赵元增,王玉兰,赵仁贵,陈展宇. 超甜型玉米可溶性总糖性状的配合力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2,(01)
.
|
[6] | 王凤义,李景华. 马铃薯栽培种块茎还原糖及干物质含量的遗传分析[J]中国马铃薯, 1988,(02)
.
|
[7] | 盖钧镒,管荣展,王建康. 植物数量性状QTL体系检测的遗传试验方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01)
.
|
[8] | 章元明,盖钧镒. 利用P_1、F_1、P_2、F_2和F_(2:3)家系五世代联合分离分析的拓展[J]生物数学学报, 2002,(03)
.
|
[9] |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杨涛,周国华,崔虹. 云南粳稻耐低磷特性的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分析[J]生态环境, 2007,(03)
.
|
[10] | 章元明,盖钧镒,张孟臣. 利用P_1F_1P_2和F_2或F_(2∶3)世代联合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