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王睿. 实现复方剂量配比优化的ED-NM-MO三联法[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4 条
[1] 卢彦琦,贺学礼. 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4) .
[2] 苏敬泽,林谦,农一兵. 黄芪组分配伍对血管紧张素Ⅱ致肥大心肌细胞模型线粒体活力的影响[J]北京中医, 2007,(11) .
[3] 屠世忠.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79,(04) .
[4] 吴伟,崔光华.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0,(05) .
[5] 曾海涛,曾海波. 近年银杏叶提取物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0,(04) .
[6] 陈丽红,林秋香. 银杏叶及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 2005,(05) .
[7] 刘华. 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株分裂指数的测定[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0,(02) .
[8] 孙婷,杨书良,周晓辉,陈齐. 银杏叶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 .
[9] 邓常青,唐映红,贺福元. 补阳还五汤各有效成分部位及其组方对小鼠脑缺血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04) .
[10] 蔡鸣,钦佩,张康宣,谢民. 互花米草总黄酮(TFS)与生物矿质液(BML)对小鼠血糖的影响[J]海洋科学, 199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