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沈海维.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氮和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D]厦门大学, 2002 .
[2] 刘巧梅.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营养元素N的累积、迁移过程[D]华东师范大学, 2004 .
[3] 方芳. 查干湖水质评价[D]吉林大学, 2007 .
[4] 部雪娇. 吉林西部查干湖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吉林大学, 2009 .
[5] 冷国华.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微生物特征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苟万里. rDNA序列在几种浮游植物的分类和中肋骨条藻定量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 2003 .
[2] 吕晓霞. 黄海沉积物中氮的粒度结构及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3 .
[3] 黄清辉. 浅水湖泊内源磷释放及其生物有效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5 .
[4] 徐伟锋. 生物脱氮除磷ASM2D模拟及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 2006 .
[5] 王雪松. 典型北方水源地藻类特征及其对自来水厂处理效率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3 条
[1] 董蓓蓓,马淑花,曹宏斌,张懿. 乌梁素海流域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7) .
[2] 王利平,李义科,庞宏,于玲红,刘长威,陈莉荣,李志军. 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氨氮稀土废水实验研究[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3,(03) .
[3] 徐清,杨天行,刘晓端,葛晓立. 密云水库总磷的富营养化分析与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03) .
[4] 王文强,温琰茂,柴士伟. 养殖水体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及环境效应[J]水产科学, 2004,(01) .
[5] 金相灿,孟凡德,姜霞,王晓燕,庞燕. 太湖东北部沉积物理化特征及磷赋存形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03) .
[6] 夏学惠,东野脉兴,周建民,田升平,张灼,彭彦华. 滇池现代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及其对环境影响[J]沉积学报, 2002,(03) .
[7] 罗固源,魏琛. 城市污水PIAS除磷效果初探[J]重庆环境科学, 2000,(03) .
[8] 张兴正,陈振楼,邓焕广,许世远. 长江口北支潮滩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的交换通量及季节变化[J]重庆环境科学, 2003,(09) .
[9] 徐轶群,熊慧欣,赵秀兰. 底泥磷的吸附与释放研究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 2003,(11) .
[10] 卢文喜,祝廷成.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评价长春南湖水的营养状态[J]地理科学, 1999,(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沈楠,董建伟. 吉林查干湖水体演化对维护湖泊健康的若干启示[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湖泊健康与水生态修复分会场论文集[C], 2007 .